第八十四章 珍珠(三)(2/2)
月光在水泥地上拖出三道黑影。林秀珍抓起盛着血珍珠的搪瓷缸躲进育苗池,透过竹排缝隙看见三个穿胶鞋的男人正在翻找。为首者脸上有道蜈蚣状的疤,他认出是半月前县里派来的技术员老王。
“找仔细点,”蜈蚣疤压低声音,“台湾那边说血珍珠能治枪伤,找到一颗够我们在香港逍遥三年。”
潮水在竹排下发出呜烟。林秀珍屏住呼吸,看着他们拖走万生权的遗体。搪瓷缸里的血珠突然发烫,她想起三天前的全体社员大会,社长说敌特分子可能在养殖场搞破坏,要大家提高警惕。
暴雨在黎明前席卷海湾。林秀珍抱着搪瓷缸冲进狂风巨浪,身后追赶的脚步声混着枪响。当她爬上明代海防炮台的残垣时,十二颗血珍珠在掌心迸发红光。追兵惊叫着后退,看着少女纵身跃入怒涛。
三日后,合作社成员在炮台下的礁石间找到林秀珍。姑娘昏迷中仍攥着空陶瓷缸,而三号池所有母贝的珍珠囊都成了空洞,县里通报抓获潜伏特务组织。万生权受到了追封表彰,他用生命保护血珍珠的事迹在珍珠岛上传为佳话。蜈蚣疤利欲熏心,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枉法,被判刑。林秀珍醒来后,将这段惊险的经历详细讲述出来。曲万生对林秀珍的勇敢大为赞赏,更加坚定了发展珍珠养殖合作社的决心。
林秀珍的英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在赞扬林秀珍的时候,没忘了把高秀平再次赞一赞:“曲家的后代巾帼不让须眉,以前是小牛倌,这又出了个珍珠女王,真是了不起。”
高秀平听说秀珍姐的事迹后,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秀珍姐学习好才能学会养殖珍珠的技术,我也要好好学习,只可惜学得太晚了,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曲美学安慰她说:“不晚,你可以再跳一级,我抽空帮你补课。”
高秀平得到曲美学的支持,恨不得把时间裂变,一分钟变成一天也感觉不够用。
随着时间推移,珍珠岛的珍珠养殖事业愈发兴旺。林秀珍凭借着这次的经历成长为了珍珠岛的主心骨,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不断改进养殖技术。曾经保守的传统渔民们也彻底被新方法折服,积极配合各项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珍珠岛产出的珍珠品质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响。合作社不仅解决了技术困境,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那颗神秘的血珍珠事件,也成为了珍珠岛上一段传奇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养珠人。
林秀珍把自己的青春种在珍珠岛上。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古籍记载古籍记载珍珠母贝吐核的秘密,暗中培育出无核珍珠。那本古籍是《天工开物》,是她在整理万生权遗留的旧物时偶然发现的。林秀珍如获至宝,开始按照古籍上的方法进行试验。她日夜守在养殖池边,观察母贝的生长情况,不断调整培育方法。这种无核珍珠采用无核插种技术,将活体猪母贝的外套膜切成细胞小片儿,通常二三十片,植入母贝的结缔组织中,母贝将这些异物包裹,逐渐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整个过程无需人工珠核,珍珠完全由珍珠质构成。而有核珍珠植入的是圆形珠核,如贝壳或塑料,珍珠层仅包裹表面,无核珍珠内部无核,通体为珍珠质,因此耐磨性更强,但成圆率较低。
林秀珍知道无核珍珠的潜力巨大,只是还有些瑕疵,比如无核珍珠多为蛋型,纽扣型或水滴型,一端略尖,极少是正圆的,尺寸较小,通常为六到七毫米的“米珠”,但高品质无核珍珠可达八毫米以上。颜色以银白色为主,略带暖调,与澳珠的冷调银白形成对比。表面光泽柔润细腻,尖端可能呈现金属光泽,整体呈半透明状。因无珠核支撑,内部结构致密,x光线检测可见生长弧线,无人工核痕迹。珍珠层厚度均匀,耐磨性优于有核珍珠,长期佩戴不易脱层。无核珍珠的周期长达三到五年,是有核珍珠的三倍,且易受自然灾害如台风影响,养殖风险高。我国曾是主要生产国,仅次于日本,但近年来因成本问题,产量锐减,逐渐被有核珍珠取代。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林秀珍终于成功培育出了无核珍珠。这种珍珠圆润饱满,光泽更加柔和,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
林秀珍培育出无核珍珠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众多关注。一天,一位神秘的商人来到珍珠岛,提出高价收购无核珍珠的养殖技术。林秀珍果断拒绝,她深知这技术是珍珠岛未来发展的希望,不能轻易拱手让人。然而,商人并未死心,暗中勾结岛上一些贪图利益的人,试图破坏林秀珍的养殖计划。他们偷偷改变养殖池的水质,导致部分母贝出现异常。林秀珍发现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揪出了内奸。她没有过多惩罚他们,而是耐心劝说,让他们明白珍珠岛的共同利益。在林秀珍的努力下,珍珠岛的无核珍珠养殖逐渐走上正轨,产量和品质都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订单纷至沓来,珍珠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珍珠养殖胜地,而林秀珍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珍珠女王。
曲万生看到无核珍珠前景一片大好,便想着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然而,就在这时,一场罕见的赤潮席卷而来。海岛上的鸟类一夜之间全部搬家离开了。赤潮所到之处,海水变色,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珍珠岛的养殖池也未能幸免。母贝纷纷死亡,无核珍珠的培育面临巨大危机。林秀珍心急如焚,她带领大家日夜守护在养殖池边,尝试各种方法拯救母贝。同时,她四处寻求专家的帮助,希望能找到应对赤潮的办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药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赤潮对母贝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部分母贝恢复了生机。林秀珍没有被这次危机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发展无核珍珠养殖的决心。她和曲万生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在他们的努力下,珍珠岛的无核珍珠养殖事业再次迎来了春天,不仅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也更上一层楼。
曲万生被大起大落的经历弄得疲惫不堪,但看到珍珠岛如今的繁荣,他心中满是欣慰。这时,一封来自国外的信件打破了岛上的平静。信中称,有国际科研团队对珍珠岛的无核珍珠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与他们展开合作研究。曲万生和林秀珍商议后,决定派出代表前往国外交流。然而,当代表到达国外后,却遭遇了一系刁难。对方团队试图以低价获取珍珠岛的核心技术,遭到代表的坚决拒绝。与此同时,珍珠岛也受到了一些不明势力的干扰,有人恶意抹黑珍珠岛的珍珠品质。面对重重压力,曲万生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