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珍珠(四)(2/2)
林秀珍接过包裹,重重地点头,“三舅,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随着轮船的汽笛声响起,林秀珍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在船上,她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暗暗发誓要学有所成。
到了日本,林秀珍一头扎进学习中。她白天跟着当地的养殖专家在养殖场实地学习,晚上就在宿舍整理笔记、查阅资料。遇到难题,她就虚心向专家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用母亲给她绣的苏绣手帕与同学交换日语笔记,在实验室窗养殖从家乡带来的紫菜苗。然而,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都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她始终牢记着“遇困不馁,绝地求生”的家训,希望自己能带领合作社绝地求生。
林秀珍在异国他乡,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开始的时候,日本的专家先生对来自中国的她有些轻视,认为她学不好复杂的养殖技术。但林秀珍没有气馁,她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泡在实验室和养殖场,虚心向老师们请教,主动和同学们交流。实验室的玻璃器皿折射出七种光斑,让她想起老家窗上的冰凌花,同样晶莹,却格外锋利。遇到不懂的专业词汇,她就查字典、问同学,一点点地攻克语言难关。日语术语像调皮的海蜇,刚抓住就从指缝溜走,在脑海里留下火辣辣的刺痛。在这些同学中,有一个男孩名叫佐藤,他原本也对林秀珍带着偏见,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看到林秀珍日夜刻苦钻研,被她的坚韧和努力所打动。那个总在实验室留到最晚的日本青年,把难懂的术语画成漫画,纸页间游动着带笑脸儿的珍珠蚌。佐藤开始主动帮助林秀珍,教她一些书本外的实践技巧。在佐藤的帮助下,林秀珍进步飞速。他们一起在养殖场忙碌,在实验室探讨问题,关系也越来越近。然而,林秀珍心中始终牢记着家乡珍珠养殖合作社的困境,牢记着大家对她的期望。
佐藤对这个中国大陆的女孩非常敬佩,渐渐对林秀珍萌生了别样的情愫。他第一次尝到林秀珍带来的虾酱,表情好像生吞了只活章鱼,他被林秀珍拴住了心。一天傍晚,佐藤约林秀珍到海边,他鼓起勇气向林秀珍表白,希望她能留在日本,和自己一起发展珍珠养殖事业。佐藤的眼镜片儿映着月光,像两枚没能孕育出珍珠的空蚌壳儿,盛满透明的遗憾。林秀珍听后十分震惊,她沉默片刻,认真地对佐藤说:“佐藤君,谢谢你的喜欢和帮助,但我不能留下。我的家乡因为赤潮遭受重创,那里的人都在等我把技术带回去,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佐藤有些失落,但也理解了林秀珍的决心。时间过得很快,林秀珍的学习接近尾声,她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珍珠养殖技术。她向教授和同学们告别,踏上了归乡的轮船。长崎港的晨雾里,她终于看清那些总在梦中出现的海岸线,原来是用母亲的白发编织的。在船上,她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海面,想象着回去后如何带领大家重振珍珠养殖事业。
林秀珍带着技术回到家乡,曲万生立即召集合作社成员,让林秀珍给大家分享在日本学到的技术。林秀珍站在众人面前,自信满满地讲解着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水质监测方法,大家听得全神贯注,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林秀珍在黑板上画出的水流图,让乡亲们看见了藏在浪花里的数学公式。
在林秀珍的指导下,合作社开始按照新的方法重新养殖珍珠蚌。引入的水质监测设备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家能实时掌握海水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然而,就在珍珠蚌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场暴风雨来袭,海浪凶猛,养殖设施岌岌可危。曲万生和林秀珍带领大家连夜加固设施,用渔网编织缓冲层,大家齐心协力,在狂风暴雨中坚守着。渔网在风中张开成巨大的水母,每个人都是触须末端的神经节,传递着无声的默契。可暴风雨太过猛烈,部分养殖设施还是被冲垮,一些珍珠蚌随着海水流失。林秀珍心急如焚,她不顾危险,跳入海中,试图打捞那些被冲走的珍珠蚌。曲万生见状,也跟着跳入海中。其他成员也纷纷下水帮忙。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他们总算挽回了一些损失。暴风雨过后,大家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林秀珍鼓励大家:“这只是个小挫折,咱们有先进的技术,一定能挺过去。”大家重振精神,迅速修复被损坏的设施,重新调整养殖策略。守护珍珠蚌。经过一番艰苦奋战,他们成功抵御了暴风雨的侵袭。
几个月后,珍珠蚌终于培育出了品质上乘的无核珍珠。合作社的珍珠再次畅销市场,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曲家在社会上又一次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新的危机又来了。随着珍珠养殖合作社名声渐起,引来了一些不法商人的觊觎。他们联合起来,恶意压低珍珠的收购价格,还在市场上散布合作社珍珠质量不佳的谣言。恶毒的流言像赤潮般蔓延时,他们学会用珍珠的光泽当镜子,照出人心最真实的橙色。一时间,原本畅销的珍珠销量急剧下滑,库存积压严重。林秀珍把劣质珍珠磨成粉儿,说这是专治红眼病的特效药。
曲万生和林秀珍等人心急如焚,他们四处奔走,寻找解决办法。林秀珍提议打造珍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曲万生觉得可行,他们开始去市场上宣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珍珠凭借高品质和独特设计,逐渐打开了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合作社的成员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珍珠养殖事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一段时间以后,第一批按照新方法养殖的无核珍珠收获了。这些珍珠圆润饱满、光泽夺目,品质远超以往。曲万生和合作社的成员们看着这些珍珠,眼中满是喜悦和激动。他们知道,在经历了那场赤潮的重创后,终于凭借着坚韧和努力迎来了新的曙光。
当合作社欢庆首批珍珠丰收时,林秀珍却在月光下的海滩发现异样,监测仪显示海水含养量持续下降。当监测仪的警报声刺破庆功宴的欢笑,她才懂得最亮的珍珠原是大海的泪滴。她颤抖着捧起新生的珍珠,突然明白母亲当年反对的深意:过度追求技术革新正在重蹈自然覆辙。那些晶莹的珍珠里,原来都锁着大海无声的叹息。
庆功宴的酒碗还没见底,监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曲万生醉醺醺的非要跟最大的珍珠拜把子,说它才是真汉子。林秀珍冲进雨夜,看见仪表盘上闪烁的红点儿,像未成熟的珍珠。新买的监测仪死机,高秀萍学着跳大神儿驱邪,结果按到了重启键。检测仪上的红点儿突然消失,仪器开始正常运转。高秀萍举着检测仪当照妖镜,非说数值波动是海里鲤鱼精在作祟。
林秀珍跪在潮湿的沙滩上,指尖传来海水异常的体温。那些精心培育的珍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一颗都映出人类贪婪的倒影。潮声中忽然传来母亲当年的叹息:“蚌病成珠,人病成什么?”
浪花卷走答案时,她终于明白,原来他们战胜了赤潮,却正在成为新的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