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二十八九章 檩子

第一百二十八九章 檩子(1/2)

目录

高吉梁从沈阳回到老家,是满怀希望要干一番事业的。一九五八年的东北农村正在响应国家号召,组建生产队。

高吉梁觉得这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找到生产队队长高连发,毛遂自荐。

高连发没有答应:“这个事情事关重大,我需要考核一段时间,不能草率决定。”

高吉梁被拒绝心情沉重,一连几天不爱说话。

一天晚饭后,高秀平在厨房刷碗,听见母亲在里屋对高吉梁小声说:吉梁,这些年娘攒了点钱,都给你留着娶媳妇用...

高秀平手中的碗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怎么了?曲桂娥闻声出来,看见地上的碎片,皱眉道:你这丫头,做事毛毛躁躁的!

我毛躁?高秀平突然爆发,您眼里就只有哥哥!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年,您可曾想过给我攒嫁妆?

曲桂娥愣住了,她没想到声音那么小居然还是被听到,莫非是狗耳朵。

高秀平也纳闷,自己的感官就是比别人灵敏,不仅是耳朵,眼睛鼻子都比别人好使。手脚麻利干活好这是公认的,其它器官灵敏曲桂娥其实也发现了,只是没当回事。

曲桂娥随即怒道:你哥在外吃了多少苦!你天天在家有吃有喝,还不知足?

高秀平眼泪夺眶而出,转身跑出院子。在门外,她撞上了刘佳玉。

姐,怎么了?

刘佳玉扶住她。

高秀平抽泣着说:娘心里只有哥...我们都是多余的...

刘佳玉沉默片刻,苦笑道:至少你们有血缘关系。我呢?我算什么?

两人坐在院外的石头上,相对无言。月光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单。

娄翰林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他们身旁,他静静地看着二人,然后坐在他们对面横卧着的一堆檩子上:“其实,人都会忘了初心,如果想想当初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你们还会有现在的想法吗?”

刘佳玉想到来曲家之前自己孤独的日子,想到来曲家之后曲桂娥给他的关爱,他哭了:“是的,是我太贪婪,我不该那么想。”

高秀平也感到羞愧,他想起哥哥没回来的时候,一家人都盼着哥哥回来团圆,现在哥哥回来了,自己居然跟哥哥争宠,真是不应该:“难道是我错了?”

娄翰林说:“也不能说是错了,就是该想开点,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过去和未来,啥开心想啥。不忘初心,展望未来。”

高秀平重复道:“不忘初心,展望未来。”

刘佳玉多云转晴,他看着二人一唱一和:“我看你们应该享受当下。”说完做了个鬼脸跑开。

娄翰林又劝说高秀平让他凡事都要思前想后,别由着性子来。

“就像这堆檩子,如果长在地里,现在一定枝繁叶茂,如果是盖房子搭屋,一定是顶梁柱。可是被闲置起来,闹不好一个夏天就成了烧柴。”

娄翰林的话高秀平能听进去,她感觉心里舒服多了,自己一直都没有闲置,不会成废材。哥哥虽然聪明,但是在沈阳六年远离田园生活,冷不丁回来,需要时间沉淀。

第二天一早,高秀平站在田埂上,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她的布鞋。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一丝异样的气味——像是腐烂的麦秆混合着泥土的腥味。这味道比昨天更浓了,她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秀平,发什么呆呢?堂姐高赛男扛着锄头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队长说今天要把东边那块地锄完,咱们得抓紧。

赛男姐,你有没有闻到什么怪味?高秀平抽了抽鼻子。

高赛男使劲嗅了嗅,摇摇头:哪有什么怪味?你鼻子也太灵了,跟狗似的。

高秀平没再说什么,跟着高赛男往东边地里走。她的耳朵突然捕捉到一阵细微的声,像是无数小脚在摩擦叶片。她猛地停下脚步,望向远处的麦田。

怎么了?高赛男疑惑地问。

你听,是不是有什么声音?高秀平指向麦田。

高赛男侧耳听了听,笑道:风吹麦浪的声音呗,你这丫头今天怎么神神叨叨的?

高秀平摇摇头,她的眼睛捕捉到麦穗间闪过的一抹异色。她快步走到田边,拨开麦穗——几只黄褐色的蝗虫正伏在麦秆上啃食叶片。

蝗虫!高秀平惊呼,地里出现蝗虫了!

高赛男脸色骤变,凑过来一看,顿时慌了神:快,快去告诉队长!

两人飞奔回村,正碰上队长高连发在队部门口和会计曲万和说话。高秀平气喘吁吁地报告:队长,东边麦田发现蝗虫!

高连发眉头一皱就显出深深的川字纹。他闻言脸色一变:当真?有多少?

我看到的不多,但我听到的声音...高秀平话没说完,高连发已经挥手打断。

听到?你能听到蝗虫的声音?高连发狐疑地看着她,别是看花眼了吧?这季节不该有蝗虫啊。

曲万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说:秀平这丫头一向眼尖,不如去看看。

曲万和推眼镜时总要先吹口气,那镜片上糊的哪是灰尘,分明是算盘珠子崩出来的火星子。

高连发点点头,带着几个壮劳力往东边麦田赶去。高秀平跟在后面,她的耳朵依然能捕捉到那种细微的声,而且越来越密集。

到了田边,高连发蹲下身检查,脸色越来越难看:真是蝗虫,而且不止这几只。他拨开麦丛,露出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傍晚的生产队会议上,整个大队的人都挤在队部院子里,议论纷纷。

这可咋办?去年收成就不行,今年再闹蝗灾,咱们喝西北风去啊?高连勇蹲在墙角,愁眉苦脸地说。

听说闹蝗灾,村民们都跑来看,曲桂娥坐在高吉梁旁边,看到他眼神凝重,心里也跟着揪起来。

高秀平站在人群前端,她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这时,高连发站到高处,大声说:“大家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

众人安静下来,都等着他出主意。高秀平突然开口:“我有个办法,蝗虫怕火,咱们晚上可以在田边点火,把蝗虫引过来烧死。”

高连发沉思片刻,觉得可行,便安排壮劳力准备柴火。高吉梁主动加入,和大家一起忙碌。夜晚降临,田边燃起熊熊大火,蝗虫纷纷朝着火光飞来。

高秀平凭借敏锐的感官,不断提醒大家哪里蝗虫最多,就在那附近点火。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蝗虫被大量烧死。经过一夜奋战,蝗虫的势头得到了控制。

高秀平坐在地头,她静静地听着地里的动静,发现还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对高连发说:“队长,还有不少蝗虫呢,剩下的蝗虫受到惊吓不愿意飞出去,得想办法驱赶出去。”

娄翰林说:“艾草的味道虫子受不了,不如我们用点燃的艾草到地里驱赶,地头点火等虫子飞出去就会直奔火堆,这样就必死无疑。”

高连发和曲万和都表示赞同:“还是年轻人有办法,那赶紧去割艾草!”

高秀平点点头,立刻招呼高赛男、高玉贞等几个要好的姐妹去田埂采艾草。她的动作比谁都快,手指在草丛间翻飞,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捆。

娄翰林、高吉梁等人白天继续炼钢,上级下达的指标还没有完成。

傍晚的时候,几个女孩抱着大捆大捆的艾草回来,坐在地头编艾草绳子。

绳子编好后,他们在地头点燃火堆,然后点燃绳子跑进田里。

点燃的艾草浓烟立刻升腾而起,奇迹般地,躲藏在麦地里的蝗虫被迫逃出来,在空中东躲西藏最后冲向提前为他们准备好的火堆,集体飞蛾扑火。

有用!真的有用!高吉梁在不远处大喊,他正学着妹妹的样子点燃草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