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利干事和牛舌饼子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利干事和牛舌饼子(1/2)

目录

高吉梁的机会终于来了,而他自己却有些心虚。

原来,最近一段时间,高吉梁由于忙工作,和吴迪好长时间没见面,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吴迪听人说高吉梁正在和林秀珍搞对象,气得大闹天宫。

吴国富被女儿闹得一个头两个大,烟袋锅子在桌子上敲出一连串焦黑的圆点,像给高吉梁的罪名盖印签。

但是他老谋深算,没有直接逼问高吉梁,而是通过高连发的关系,让高连发帮忙落实明白。

高连发先问曲万和,曲万和第一反应就说:“这不可能,我反对他们在一起,这叫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好。”

高连发不放心:“你先别肯定,你问问二妹,兴许她不在乎这些规矩呢,毕竟是亲上加亲。”

曲万和又问妹妹曲桂敏,曲桂敏说:“大哥,确实有这事,我也不反对,但是后来,三哥给提的小宋,就是远洋公司的宋远征,我感觉挺合适,两个孩子也都愿意。这不,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高连发落实明白后告诉吴国富,吴国富终于打消顾虑。他又故意出了几道难题,试探一下高吉梁的抗压能力,高吉梁的应对让吴国富的抬头纹舒展开来,像被熨斗烫过的旧报纸。

高吉梁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心虚最近忙着工作冷落吴迪,吴永正的提示让他清醒,这是有约在先:我会考虑的。高吉梁最终含糊地答道。

第二天一早,高吉梁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那件深蓝色中山装,这是他从沈阳带回来的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他对着镜子仔细整理领口,深吸一口气,朝公社走去。

晨曦中的公社大院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高吉梁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走进公社办公区走廊,吴永正正在等他。看到高吉梁进来,把他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脸上露出浅笑“吉梁啊,坐。”吴永正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高吉梁坐下后,仔细打量着办公室的布局。这是公社的秘书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一些奖状和地图。

吴永正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高吉梁,“这是咱们公社最近的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上头很重视。我叔叔说这个机会你要好好把握,你有能力承担这个任务。”

高吉梁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是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紧张的是责任重大。“永正,不!吴秘书,我……我怕我做不好。”

高吉梁有些犹豫。吴永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吉梁,我相信你的能力。而且,这也是你和我表妹关系更进一步的好契机。要是你在公社稳稳当当转正了,我叔叔他肯定对你更满意。”

高吉梁听后,咬了咬牙,“好,吴秘书,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吴永正起身带高吉梁出去:“我这就带你见赵工,具体工作由他跟你详细谈。”

高吉梁有些紧张,他重新又浏览一遍文件,仿佛要把上面的文字吃进肚子里。

水利部办公室里,赵工程师的眼镜片反射着测绘仪器的冷光,在给高吉梁的前途做ct扫描。

吴永正避嫌似的指了指:“需要我引荐吗?”

高吉梁拱手致谢:“不用,我自己可以。”

吴永正立马闪回自己的办公室。

请问...是赵工程师吗?高吉梁鼓起勇气上前问道。

赵工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打量着高吉梁:我是赵明。你是?

我叫高吉梁,在供应站工作,听说公社要修建水库,我想...也许我,我很感兴趣。高吉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信而不冒昧。

赵工程师挑了挑眉毛:哦?你真的懂水利?

我在沈阳时接触过一些工程知识,也自学过水利方面的书籍。高吉梁谨慎地回答,没有提及那些,其实那只是他听说而已,自己并没有深入了解。

赵工程师似乎来了兴趣,招手让他靠近:过来看看这张图,说说你的想法。

高吉梁凑近图纸,他对图纸太熟悉了,他天天在家里看孩子,没事就在纸上划来划去,大伯把厂子里的废图纸拿回家给孩子们当草纸,他们除了画画就是画各种各样图形。

高吉梁不经意间学会看图纸,能根据纸样看懂各式家具。有一次他发现一张图纸不是家具样纸,而是水沟啥的,就好奇地问大伯。

正好高殿荣那天没事,就跟他讲了那张排水工程的图纸。当时的高吉梁脑袋空白,记东西也扎实。不经意间学到的东西,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用上,他暗自惊喜,真是天助我也。

高吉梁发现眼前的图纸是附近流域的地形图。他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指着地图上一处弯曲的河道:如果在这里建坝,可以形成较大的库容,而且两岸都是岩石结构,地基会更稳固。

赵工程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居然能看出这点?他转向其他干部,这位同志说得对,这正是我们初步选定的坝址。

喜悦像漏电般从高吉梁脚底窜到天灵盖,他不得把中山装第三颗纽扣解开散热:赵工程师,我对这一带地形很熟悉,如果需要实地考察,我愿意当向导。

赵工程师拍了拍桌子,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现场,你也一起来。

离开公社大院时,高吉梁的脚步轻快了许多。他刚走出大门,就看见吴国富站在不远处,似乎在等人。

吴站长。高吉梁恭敬地打招呼。

吴国富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听说你要跟赵工程师去考察?

高吉梁点点头:是的,明天一早就去。

高吉梁心想,我这刚接到工作,吴站长就知道,这人是有多能耐,莫不是给我安装了什么跟踪仪器了,吧?

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吴国富走近几步,压低声音,吉梁啊,我听说水利部门要招两名正式干事,如果你表现好,我可以帮你说话...

高吉梁心头一紧,知道对方又要提那个条件了:“吴站长,我这不忙着吗?有空我去看您,我也会……,您放心,我不会忘恩负义!”

吴国富加重语气:“年轻人,路还长着呢!记得有啥事跟我汇报!”

高吉梁知道这话的分量,那是在提醒自己别忘了约定:谢谢吴站长栽培!我一定会记住您的大恩大德!高吉梁深深鞠了一躬。

第二天黎明,高吉梁就等在村口。当赵工程师带着测量队出现时,他立刻迎上去,主动接过最重的测量仪器背在身上。

考察路线崎岖难行,高吉梁却如履平地。他不仅熟悉每一条小路,还能准确指出雨季时哪些地方容易被淹,哪些地方是理想的取土点。

小高啊,你比本地干部还了解这里的地形。休息时,赵工程师擦着汗说道。

高吉梁递上水壶:我小时候经常在这一带放牛,对每寸土地都熟悉。

其实他对土地的所有了解,都是听妹妹高秀平说的,他根本没有陪伴妹妹放过牛,也根本没有跟土地打过交道。

他的强项就是善于记住对他有用的信息,并善于思考变通,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他想把在沈阳沉默的六年时光换算成蜕变的资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