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氨茶碱和死刑犯

第一百四十三章 氨茶碱和死刑犯(2/2)

目录

高吉梁也说:“娘,我也回去想想办法。”

吴迪则不慌不忙:“你们不用着急,我回家跟我爸说一下,他有办法。”

高吉梁不好意思:“还是别麻烦你爸爸,我们自己再想想办法。”

哪曾想吴迪不高兴了:“你这是什么话?还把我当外人呢?”

高吉梁被怼得瞠目结舌:“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

吴迪打断他:“你想什么我不管,反正空想钱不会主动找你!”

曲桂娥被两人的争吵暖了心,一时忘记英子的病情,看来这个家有了新的希望,这儿媳妇还没过门就把自己当一家人,真好!

吴迪心急火燎往家跑,路过镇上一个还在摆摊卖廉价头花、小镜子的小贩。小贩看她跑得急,以为生意来了,扯着嗓子喊:“姑娘!过年买个花儿戴戴?便宜!图个喜庆!”

吴迪头也不回:“没空!救命呢!”小贩不死心,追着喊:“救命更要戴红!冲喜啊姑娘!买一个吧,保平安!”

吴迪猛地停下,回头瞪着小贩,叉腰道:“冲喜?行啊!你这摊子上的东西,要是能治好我妹妹的肺痨,我全包了!再给你放挂一万响的鞭炮!”

小贩被她这气势汹汹又带点歪理的话噎住,讪讪地缩回头:“呃…那…那你还是快去找大夫吧…”吴迪哼了一声,继续狂奔。

吴国富本就是个热心肠,二话不说就拿出了家里的积蓄,陪同吴迪一起去医院。作为供应站站长,他的实力关键时刻真给力。

高秀平四处奔波,亲戚们也都纷纷伸出援手,凑了一些钱。

常规治疗了几天,效果却并不明显。英子依旧咳嗽不断,脸色也愈发苍白。

医生们聚在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却始终没有更好的办法。一家人的心再次悬到了嗓子眼。

英子小小的身子蜷缩在惨白的病床上,每一次艰难的呼吸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拉风箱般的嘶鸣。

她双手死死揪着胸口的衣襟,仿佛一松手,那颗微弱跳动的心脏就会像断线的风筝般飘走。

蜡黄的小脸深陷在枕头里,眼窝处是两团浓得化不开的乌青

曲桂娥心疼得肝肠寸断,紧紧握住英子的手,看着她灰白的小脸,一种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

她声音发颤地对高秀平说:“去……去供销社扯块鲜亮点的布吧……英子最喜欢……”

后面的话堵在喉咙里,眼泪无声地滚落。

就在一家人几乎绝望之时,医生透露出一个特殊的信息:一个药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疏忽写错了一组数据,导致生产出来的药物产生剧毒,导致大量患者服药后死亡。

他被判处死刑,判决执行前,他在狱中潜心研究,发现除了数据误差,他的药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这种药还未经过临床试验,存在一定风险。况且有医疗事故的前科,没有人敢相信。

他向监狱领导保证,这种药对扩张支气管、增强呼吸肌收缩力有特效。对慢性阻塞性疾病、进行性气流受阻和慢性炎症药到病除,能治疗肺部气道和肺泡因炎症损伤导致气流进出受阻的症状。

由于那个死刑犯在犯罪之前有非常好的信誉,有一个药厂利用他的配方把这种药生产出来,这种药名叫氨茶碱。

当时政府答应死刑犯,如果这种药能治好一百个病人,就可以免于死刑。现在这个药处于试用阶段,如果敢于冒险,可以试试这个药。

这起事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也有研究发现,在那些少量接触该药物的患者中,有几位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竟有了好转迹象。

一家人陷入了纠结,用吧,这药没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还有医疗事故前科;不用吧,英子病情越来越重,常规治疗又效果不佳。

医生表示这或许是个机会,不过药物毒性大,使用风险极高。

曲桂娥的目光在女儿灰白的脸和医生凝重的面孔间来回梭巡,最终那目光像淬了火的铁,沉淀下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用!”她的声音不大,却像钉子一样契进寂静里。

“再险的路,也比看着孩子就这么……熄了强。”

高秀平咬咬牙说:“拼一把,总比干等着强。”

经过与医生的反复商讨,制定了一套谨慎的用药方案。

大家虽有担忧,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同意了。当时刚出的氨茶碱是铜钱大的片,医生说一次吃四分之一就行,病情发作的时候吃一次,不能连续吃,防止事故发生。

医生给英子用上了氨茶碱,一家人守着英子焦急地等待着,每一秒都无比煎熬。

开始用药后,英子的反应很强烈,呕吐、发热等症状不断,但大家都死死守在床边。

几个小时过去了,奇迹发生了,英子的咳嗽渐渐减轻,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众人又惊又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随着治疗的推进,英子的病情越来越好,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仿佛枯木逢春,英子那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的痉挛,间隔竟奇迹般地拉长。

那原本微弱的如同游丝的气息,渐渐变得清晰、平稳起来,像退潮后沙滩上重新规律的呼吸。

一家人喜极而泣,紧紧相拥,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后续的治疗中,英子的病情越来越好,最终战胜了病魔,一家人也迎来了新的生活。

后来据知情者透露,那个叫氨茶碱的药物于一九五六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黄宗炎团队研制成功,但是并没有批量生产。

那个死刑犯本身就是药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内部渠道掌握数据,本身是想进一步研发,未曾想马失前蹄,数据出现错误。为了保命,只能铤而走险,大胆尝试新药效果。

歪打正着,他的尚方宝剑救了英子,也救了很多人。若干年后,氨茶碱变成普通药物,直到现在,林林种种的药物名称里,氨茶碱的名字还在,它初心未改。

几个月后,英子彻底康复了,又是一年除夕。饭桌上又上了一盘粉条炖肉。玲玲眼疾手快夹起一根,故意在英子面前晃悠,笑嘻嘻地说:“英子,还抢不?”

英子脸一红,想起去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心有余悸。

但她眼珠一转,狡黠地笑了,突然从背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又粗又长、煮得晶莹剔透的单独粉条,得意洋洋地举起来:“哼!今年我自带‘冠军粉条’!谁也别想跟我抢这根!这是‘救命粉条’!”

全家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笑声。曲桂娥抹着笑出的眼泪说:“好好好!这根‘救命粉条’归你,管够!”

高秀平也难得地开怀大笑,饭桌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平凡幸福的珍惜。

正在一家人沉浸在热气腾腾的过年氛围里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闯了进来,集体沉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