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七十章 老黄牛(四)

第一百七十章 老黄牛(四)(1/2)

目录

二零二五年的山风不急不躁,八十岁的高秀玲和二十五岁的老黄牛商量好了,他们尝够了人间的疾苦,相约一起去远行。

他们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高秀玲是被动的一场车祸,老黄牛是主动绝食,他们在一周时间内一前一后相继离开纷纷扰扰的人世间。

八十四岁的高老太太由于妹妹的离世悲伤了很长一段时间,心中满是不舍和痛苦,常常在夜里辗转反侧。

直到有一天,高老太太做了一个梦,梦见高秀玲和老黄牛在湖边散步,一人一牛悠闲自在,不用种地、不用运送粮食。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他们的身影,周围的花草树木也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高老太太看着他们,心中的纠结顿时舒展开来,就在这时,高秀玲和老黄牛察觉到了高老太太的目光,他们缓缓转过身,朝着高老太太走来。

湖面浮着层奶白色的雾,老黄牛每走一步,蹄印里就开出朵紫色地丁花,高秀玲的解放鞋底沾着阳间的麦芒。

高老太太欣喜若狂,赶忙迎了上去,却发现他们离得好远好远,高秀玲一直朝她笑着,仿佛在告诉她:“人间的苦我们都受够了,这里才是我们的归宿。”

老黄牛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高老太太看着他们,泪水夺眶而出,她想伸手去触摸他们,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够不着。

突然,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传来,高老太太从梦中惊醒。她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她心中明白,高秀玲和老黄牛已经在另一个世界开启了新的生活。

而她自己,也该带着对他们的思念,继续好好生活下去。

高老太太释然了,她不再悲伤。她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他们的离去,那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感情。

高秀英得知二姐高秀玲离世的消息是在出事一个月后,高秀玲已经安葬。

她在济南陪伴孙子读大学,趁着放暑假的时间从济南飞到云港,先看看老姐高秀平,再回兴旺岛老家的公墓看看二姐高秀玲,然后再回牡丹江自己家。

哥哥高吉梁前两年去世,一家人还剩姊妹三人,看一眼少一眼。

七十八岁的高秀英身材硬朗,经常跟随老年团出去旅游,丈夫去世二十多年,他自己拉扯两个儿子,好在丈夫生前做房地产,留下大笔资金,生活质量还算可以。

从济南到云港的飞机由于天气原因一再改点,李建设和孙圆没有到机场接站。高秀英下飞机自己打车到高老太太住处,这对于常年在外面云游的她就是小菜一碟。

高秀英三年前回老家一趟,那时候李守业和高吉梁还在,他们一起去兴旺岛高吉梁和高秀玲家玩,那是他们此生最后相聚的时光。

三年时间,李守业走了,高吉梁走了,高秀玲也走了,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场变幻莫测的戏,充满了无常。

高秀英到了高老太太住处,姐妹俩一见面,先是一愣,随后紧紧相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两人坐在沙发上,开始回忆过往。

高秀英说起曾经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场景,忍不住红了眼。高老太太安慰着她,把自己梦中的事讲给高秀英听。

高秀英听后,心中也渐渐释怀,“也许他们在那边真的过上了好日子,不用再受这人间的苦。”

休息了一晚后,李建设带高秀英去邮政银行取钱,然后存在中国银行里。高秀英开始安排后事,她要把自己的钱全部归拢到中国银行,心想她一旦走了,孩子们不用东奔西跑。

去银行途中,李建设将心中积压很久的疑问说出来:“老姨,我一直不明白,小辉读大学为什么要你陪伴呢?大学生有宿舍有食堂,又为什么要租房子在校外住呢?”

高秀英想了想,叹了口气:“小辉现在体重三百五十多斤,在学校里住,床不够大,而且,食堂的饭菜他吃不惯。”

李建设眼睛和嘴巴同时成o型:“三百五十多斤?就算他个子高,也不能……他啥时候开始胖的?初中时候我还见过,怎么会……?”

李建设想起母亲说过的一件事,上次高秀英带孙子回老家,高秀玲买了十多条灵鲫鱼用微波炉烤着吃,结果怎样?十多条鱼烤熟之后,全部都让小辉一个人吃掉,一条鱼尾巴也没剩下。

李守业瞪大眼睛瞅着高秀英,心想你这孙子没教养倒是小事,这样吃饭会不会吃撑着,会得病啊。

高秀英云淡风轻,反倒乐得合不拢嘴,说自己孙子精神头足,饭量大是好事,能吃是福。

高秀平却感觉这事非同小可,得趁机教育孩子。吃东西不能独食,目中无人,好吃也要大家分享,另外,自己吃多少要有节制,不自律的人很危险。

高秀平的话高秀英这耳朵听那耳朵冒,吃鱼的事变成一道梗,横在姊妹俩之间,每次提起,双方都不愉快。三观不合,不足为谋。

后来的事情让高秀英深深悔悟,她时常想起姐姐的话,孙子现在的体重不是一天吃出来的,如果当初引起注意,早点克制,不至于这样。她悔不当初,小辉的体重成了她的耻辱。

高秀英告诉李建设:“小辉从小就胃口好,我也没太控制他。不过现在确实胖得有些过分了,身体也不太好,经常生病,当初听你妈的,早点管管他就好了。”

李建设皱了皱眉,担忧地说:“老姨,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肥胖会引发很多疾病的,得让他减肥才行。”

高秀英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也说过他,可他就是不听,还说减肥太痛苦了,坚持不下来。”

李建设叹了口气:“有些南墙,就得靠自己亲自去撞,随他去吧,自己撞疼了就知道了。”

高秀英松了口气:“他今年大学毕业,本来保送研究生,可以继续读研,因为身体的原因,扛不住济南天气热,我也不想继续陪读,所以就放弃读研,下一步再说吧。”

李建设感到惋惜:“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这个体重,能把大学坚持读下来,也是不简单,值得点赞。”

高秀英苦笑道:“你不知道,为了让他坚持学业,我们一家人都费了多少心思?老二媳妇去年去世,我本来应该帮忙照顾孙女的,可是孙子这个样子,我扔不下啊。”

李建设若有所思:“老姨,实话跟你说,我们都在骂你重男轻女,陪孙子不陪孙女。

“老二媳妇去世,女儿读高中,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你当奶奶的,不陪伴孙女,去陪伴读大学的孙子,从人情道理上说不过去啊。”

高秀英无奈地点头:“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这都是真亲才会说在当面,我也放心不下小孙女,但是没办法,还好,孙女由她大娘帮忙照顾,挺好的。”

李建设点头称是:“也只能这样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小辉这个样子得亏你陪着,不然大学都毕不了业,我之前错怪你了。”

高秀英又叹了口气:“老了老了,没想到又接了个任务,陪孙子读大学,想想都不可思议。好在毕业了,我也算完成任务,他要读研究生我就不管了。”

两人存完钱后回到家,高老太太告诉高秀英,社区组织了一场老年人健康讲座,邀请她们去参加。高秀英想着去听听,或许对小辉减肥也有帮助,便和高老太太一起去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