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东北一家人(1/2)
【高秀平攥着剪刀的手在缝纫机板上划出深痕,二婶婆的唾沫星子溅在她给儿子改制的衣服上。一九六九年的钢铁气息还没散尽,她先闻到了老屋里硝烟的味道。】
高秀平在娘家生下二儿子李建国,跟随前去吃满月宴的公公婆婆返回婆家,看到二婶婆盘踞在原本属于自己的炕头上,依然一副女主人的气派,她的心猛地一沉。
她撕破脸皮将占据自己炕头的二婶婆撵到厢房,算是为公婆出了恶气。
公公李德昌向来好说话,他打心里佩服这个小刺猬似的儿媳妇:“守业媳妇,这个家全靠你了,守业他比我还好说话,他们早就算计这个老房子和那个金锁了。”
高秀平安慰公公:“爹,您放心,我不会让他们再欺负你的。”
没曾想,高秀平说了大话。她在自己的领地没过上多久,三叔公李会昌携带全家从沈阳返回老家。
这下,李家热闹了,老哥四个加上晚辈,把五间大瓦房和东西两边的厢房塞得满满堂堂。
李会昌是会计,他在沈阳的电器厂据说出现财务问题,被追究责任。好在他自己留了一手,没有被卷进去,但是,工作没法干了。
这些底细都是后来听外人说才知道的,李会昌可没有那么傻,他在家人面前一副“见过世面”的体面人姿态。
家人为他安排的接风宴吃出了鸿门宴的滋味。酒过三巡,李会昌撂下筷子,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全场的嘈杂:“大哥,咱们李家这艘船,在惊涛骇浪里行得太稳,就容易搁浅啊。”
他目光扫过高秀平,最终落在公公李德昌脸上:“爹娘留下的那块金锁,是福气,但也得看挂在谁的脖子上。如今时代变了,守着老规矩,只怕要耽误一大家子的前程。”
高秀平心猛地一沉,她感到丈夫李守业在桌下死死拽住她的手,那块象征长房继承权的金锁,是三叔公一家归来的真正目标。
看着三叔公一家大包小包地搬进来,她心里暗暗叫苦。原本就拥挤的房子这下更没了空间,而且她心里清楚,这表面的拥挤根本不是事,真正的风暴正在路上。
家族会议后,李文昌定了规矩,但三叔公一家用行动写着另一套规矩。
被撵到厢房的二婶婆始终憋着口气,如今见老三一家回来占了高秀平的上风,便依着门框说风凉话:“早先的厉害劲哪去了?这炕头热乎不了三天!”
高秀平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刚想回怼,却被丈夫李守业用眼神制止。
夜深人静,高秀平难得安静下来,她看着正在逗孩子们玩的丈夫,忧心忡忡地说:“这三叔公一家回来,以后指不定有多少麻烦事儿呢,咱们得早做打算。”
李守业叹了口气说:“唉,都是一家人,能帮就帮吧,走一步看一步。”
高秀平心里烦闷,却也知道丈夫说得在理,只能暗自祈祷这日子别过得太糟。
日子在一大家子人的磕磕绊绊中过着,三叔公一家初来乍到,生活诸多不便,对高秀平家的一些东西也随意取用,高秀平虽心里不悦,但也不好发作。
这天,高秀平发现自己给二儿子准备的新棉衣不见了,一问才知道被三叔公的小孙子穿走了。高秀平这下忍不住了,找到三叔公理论。
三叔公却满不在乎地说:“小孩子穿穿怎么了,又不会弄坏。”
高秀平气得脸通红:“这是我专门给建国做的,你们不能不打招呼就拿走啊。”
两人正僵持着,公公李德昌走了过来,打圆场道:“都是一家人,别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秀平,就当给小侄子穿了。”
高秀平心里委屈极了,但也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气。
三叔公在家里安顿下来,开始实施他的长远规划,他再一次在家人面前提到金锁:“这金锁的价值远不止锁头本身。”
李德昌很少在兄弟面前拿出长子的威风,但这次,他不得不表态了:“老三,这金锁是爹娘留下的,传给长房是老规矩,不能坏了。”
李会昌笑了笑,眼神却透着算计:“大哥,时代不同了,这金锁留在长房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不如拿出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说不定能让咱们李家更上一层楼。”
高秀平听着这话,心里火冒三丈,刚要开口反驳,李守业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
这时,二婶婆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哟,老三说得也在理,这金锁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出来派上用场。”
高秀平瞪了二婶婆一眼,冷冷道:“二婶,您倒是大方,怎么不见您把自己家的东西拿出来大家一起用用?”
二婶婆被噎得说不出话。李会昌脸色微变,继续道:“守业媳妇,我这也是为了整个李家好,你们小辈的别乱说话。”
高秀平毫不示弱:“三叔,小辈也有发言权,您要是真为李家好,就别老盯着这金锁,先把自己家的事儿管好吧。”
一场关于金锁的纷争,在这火药味十足的对话中,愈演愈烈。李德昌胸口剧烈起伏:“爹他老人家临终的时候说过,等时局稳定,让我们去上海找他的世交,但并没有具体交代。”
李会昌说:“所以要去找找看,不找怎么知道有没有财富。”
李德昌说:“找不找,那是我的事。当初分家的时候,你们说好了家里的房子和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要了,我和你弟这么多年在家守着老房子,钱都给你们了,你们现在又要……”
李德昌越说越激动,一阵头晕目眩,他转身离开。妻子孙玉良把他扶到炕上,李守业见父亲脸色惨白,赶紧去找赤脚医生。
医生的初步诊断,可能有肝病,需要做检查。
老叔公李文昌夫妇是家里的顶梁柱,李文昌的大队书记位置经过反复审查,深刻检讨,最后竟然啥事没有,官复原职。
这件事情是李家的最大幸运,一家老小对李文昌毕恭毕敬,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有棵大树靠着,那就是颗定心丸。
李守业带父亲李德昌到县医院看病,确诊肝炎,断断续续吃了一年的中药,一直没有痊愈。
医生说肝病有传染性,考虑到小孩抵抗力差,高秀平随丈夫李守业带着两个儿子,搬到了收拾过的东厢房。
厢房纸棚半夜总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三叔家带来的沈阳耗子在啃梁柱。
她不再计较什么领地,一家人肉烂在锅里,作为长子的公公早就把管事的权力让给小弟李文昌,毕竟,全家就出这么一个能人,必须支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