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异乡(三)(2/2)
她每天带着三个孩子,陪他们玩耍,给他们洗衣做饭,喂猪、喂鸡鸭鹅,还有那只懂事的老花猫……
她陷入沉思,心早已回到老家了,久久不能平复。泪水模糊了视线,孙子孙女们向日葵般的小脸儿在泪光中摇曳、碎裂,最终只剩下窗外那方被烟囱分割的、灰蒙蒙的异乡天空。
曲桂敏看出她的心思:“小妹,你是不是想家了,秀平有话,过些日子她就来看你。”
曲桂娥最想的就是大女儿高秀平,这个当年差不点送人的女儿,从小就挣钱养家,四五岁给人家看孩子换口粮贴补家用,九岁出去给人家放牛挣口粮养活全家。
后来更是干些比男娃子都累的活,没日没夜织网、做帆蓬、做衣服,山里地里的活一样不落,一个人挣好几份工分,为家里买了两套全村最好的房子。
她最心疼的大女儿,也是全家最有主意的人,如今把自己安排到异乡,从此她要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要改嫁,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人。
她一时半会儿转不过这个弯,这一切太突然了,她从心里不想再接受感情,她就想自己一个人过,有孙子孙女外孙在身边热热闹闹的,想想他们一个个的笑脸,心里就舒坦,可是这一切,都没了。
一种无名火从内心升起,她想到过去的一切都要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嫁人?不这样,又能怎样?
现在这局面,好像没有她自己选择的余地,总不能长期住在姐姐家吧?
曲桂敏看着小妹犹豫的模样,继续劝道:“小妹,省城不比乡下,邻里之间不会家长里短的瞎掰扯,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没人会说三道四。”
曲桂娥意识到,老家真的回不去了,她也确实不想回去了。最终,她缓缓抬起头:“二姐,那就听你的吧,我试试。”
曲桂敏欣慰地笑了,拍着她的手说:“这就对了,我这就给秀平回信,让她过来给你送介绍信,王庆荣那边,也回个信,他可是等急了,差不多天天问宏庆呢。”
曲桂娥半信半疑:“你说的是真的?我不信,他在城里,啥样的找不到?我一个乡下老太婆,有啥值得他惦记的?”
曲桂敏调整一下坐姿,端端正正坐好,使劲伸了下懒腰:“小妹,我看你是被生活打压得忘了自己了吧?你可是我们曲家最漂亮的千金小姐,爹娘当初最宠你……”
曲桂娥本来舒缓的情绪突然又被拉紧:“那都是过去了,还提它干嘛?”
曲桂敏赶紧往回收网,提起父母,提起当年,小妹又伤感了。也难怪,被父母卖给罗锅子,换成谁能够想得开呢?
小妹就算是很开明了,没打没闹,一直默默忍受大半生。她感觉小妹真的应该重生,如今机会来了。
她赶紧给小妹打气:“远的不说了,你要相信自己,你呀,知书达理,贤惠端庄,王工就喜欢你这样的女子,不像城里人,娇贵任性。你们俩这是老天安排好的姻缘。”
曲桂娥说:“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你说怎么那么巧呢?从家里走的时候,我就怀疑秀平有这个打算,但是王庆荣说宏庆是他的徒弟,还再三保证,守业也给我打保票,我才跟着来的。”
曲桂敏笑着说:“对啊,他如果骗你,守业一定饶不了他哥哥。你还说人家是骗子呢,他能骗你啥?人家没说谎吧?小妹,这就是缘分,这是老天在帮你呢。”
傍晚刘宏庆下班,手里提着一包蛋糕:“妈,我师傅买的,给小姨……”
曲桂敏拽住儿子小声说:“宏庆,你小姨答应了。”
刘宏庆几乎要蹦起来:“妈,简直是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我师傅,你不知道啊,他天天问我,都把我问烦了,他还说我们没本事,嘴太笨,不会劝人。”
曲桂敏急忙把他拽回来:“你给我站住,今天不去,明天上班再告诉他,让他多等一天,考验他的诚意。你呀,现在给你秀平大姐写信去,让她把户口本和介绍信带来,这才是大事。”
高秀平收到来信,知道母亲答应了,她既为母亲能有新的生活而高兴,又有些担忧母亲改嫁后的日子,更有对身处异乡的母亲那撕扯般的思念之痛。
她赶忙找出母亲的户口本,到公社开介绍信。
未曾想,为了这封介绍信,高秀平差一点把公社民政干事给揍了。她那脾气上来了,可真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