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采访作废(2/2)
王金双稍作停顿,见其他人没有插话,他接着说:“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造船业家底丰厚,已经是世界造船业的超级大国,从过去的跟跑实现了并跑,甚至在总量上的领跑。
“我接着说另外两个表,第二张表是利润表,也就是我们的赚钱能力。这份利润表显示,我们的营业收入很高,但净利润率有待提升。第一,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基础设施,如巨型船坞、港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巨大的规模可以摊薄固定成本,使我们在报价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就好比大型超市,靠走量也能赚到钱。
“第二,政策支持是重要的营业外收入。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端船舶制造的扶持政策,都是行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第三,净利润的挑战:同质化竞争与原材料价格。国内船厂之间有时会存在低价竞争,侵蚀了行业整体利润。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主营业务成本,给成本控制带来压力。我们的赚钱能力主要依靠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支撑,正在从薄利多销向厚利多销转型,但道路依然漫长。”
王金双顿了顿,喝了口水:“刚才说的是第二张表,还有一张表,我看你们都听得很认真,我说起来也有动力。”
梁迎春说:“王工,你慢慢来,您说的我们很感兴趣,我们这是高峰论坛。”
王金双放下水杯:“那我就接着说,这第三个表是现金流量表,也是未来展望,是我们未来的活水在哪里。一个企业不仅要现在赚钱,更重要的是有未来的现金流。造船业的未来现金流,就看以下几个方向:第一,绿色投资,这才是最大的未来现金流入。全球航运业减排规则越来越严,这是最大的趋势。未来的船必须是绿色船舶。
“LNG动力船、甲醇动力船、氨和氢燃料准备船将成为主流。谁在这些技术上领先,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订单。我们在绿色船舶领域起步不晚,已经有了大量技术储备和实船订单,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智能化是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智能船舶比如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是另一个赛道。利用我们在5G、物联网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在这个新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供应链自主化是保障现金流稳定的基石。必须下决心攻克核心配套设备的国产化难题。这相当于减少采购现金流出,把利润更多地留在国内产业链内。这是一笔需要长期投入但回报极高的投资。
“第四,服务化转型是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单纯的造船卖船,向造船加服务的转型,提供船舶融资、运营管理、售后服务、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这就像制造业企业转型做服务,能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
“纵观这笔大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地位:中国造船业已经实现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成为世界造船业无可争议的第一梯队,是国家的靓丽名片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优势:规模巨大、产业链完整、成本控制力强、政策环境好,并且在高端船型领域突破迅速。挑战:部分核心技术和设备依赖国外、原创设计能力待加强、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来:未来十年,是中国造船业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关键时期。绿色、智能、自主、服务是四个核心关键词。只要我们把研发支出这块投入好,把供应链这个短板补上来,牢牢抓住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国造船业的这艘巨轮必将行稳致远,在全球市场上劈波斩浪,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这账本,清晰着哩!”
王金双的语音落下,房间里静默了几秒。梁迎春微微前倾的身体僵在原地,眼神还停留在王金双的脸上,似乎仍在消化那些密集的信息。
王金双看向众人:“怎么你们都不说话?我说完了。”
王玉胜笑了:“今天是采访你的,我哪能瞎说。”
梁迎春收起镜头,看向王金双:“王工,刚才我好几次想插话,怕打扰您的思路,再说,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我不知道该怎样提问。”
王金双说:“从头至尾就我自己在讲,还不把人听烦了,我看这样不好。”
梁迎春微皱眉头:“我也没想到您讲得如此透彻,我是听入迷了,但是有些地方理解能力有限……”
王金双说:“我说怎样,你都理解不了,别人更不乐意看了,今天这个采访还是作废吧,别到时候发出去没人看,怪磕碜的……”
梁迎春急了:“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