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当文盲好难(2/2)
“此环节虽为历年旧例,为免新至同修不解,贫僧仍略作说明。”
他抬手向身后大殿一指,一卷贝叶经应势展开,悬于半空,通体流转淡淡佛光,其上却空无一字。
“此卷‘无字真经’,乃禅宗二祖随身圣物,非眼能观,非耳能闻,却内蕴佛门原典真义与根本经文。”
“至今,仍可以秘传法诀唤醒经中真言,令有缘者得见原典光辉。然其中法义深湛,非禅心澄澈、有所开悟者,难以承受其重。”
“本轮比试规则简明:诸位需逐步靠近贝叶经,静心感悟经中真意。坚持最久者,即为胜者。”
“需谨记,经中之力虽可由众人共同分担,初始时或不觉沉重,但随着越来越多人退出,剩余者所需承受的压力将层层递增。”
“这一场,考的是悟性、心性、四无量心……一切修行者最根本的资质。这既是一场挑战,也是无上机缘。”
此言一出,不少佛门弟子已激动得面泛红光。
谁不知二祖遗卷之珍贵?
纵只瞥见一鳞半爪,也足以受益终身。
唯有站在最前方的林立,依旧平静地眨了眨眼。
只是……比试读书吗?
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
他最喜欢读书了。
……
“阿弥陀佛,请诸位参赛者,向前十步。”
法愿大师双手结印,一串繁复古老的印诀自他指尖流淌而出。
悬于半空的贝叶经随之轻颤,佛光流转,原本空无一物的经卷上,竟开始浮现出点点金芒。
原典真义,逐字显现。
那些向前迈步的参赛者,顷刻间仿佛被卷入一片浩瀚的佛门智慧之海。
古老的经文要义在他们眼前铺陈开来,如同跨越了无尽时空,既真切得触手可及,又缥缈得遥不可及。
每向前靠近一步,便仿佛离佛祖更近一分,更能体会其境界的伟岸与高深。
那感觉,像是只要再看得清楚一点,凡胎俗骨也能开悟成圣。
奇妙的是,这异象仅存在于十步之内。十步之外的人,眼中所见,依旧只是一卷空白的贝叶经,半字也无。
“无字真经”的神圣之处正在于此:心性愈是贴近佛法,所见愈是真切;凡心愈是蒙尘,便只能面对一部无字天书。
然而,自第一行经文显现伊始,严峻的考验便已降临。
已有参赛者额头渗出细密冷汗,这经文所带来的精神威压,远非凡俗所能想象。
心志不坚、内心怯弱者,恐怕只看上几眼,便会心神崩溃,呕吐晕厥。
不少参赛者赶忙双手合十,默诵经文,试图以定力稳住心神。
可越是停滞不前,眼前的经文反而愈发清晰,字字句句直叩心扉。
骤然间,经文扭曲变幻,化作重重心魔幻象!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我是谁?我到底是谁?!”
不过片刻,便有一名参赛者猛地站起,状若癫狂,胡言乱语起来。
法愿大师眉头一皱,袖袍轻拂,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便将那人卷出了场外。
“才片刻工夫,便已心神失守,堕入幻境。”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失望。
他目光如电,扫过场内。
大部分参赛者虽面色凝重,却仍脚步坚定地向前缓慢挪动。
只有零星两三人开始身形摇晃,手舞足蹈,显是到了极限,淘汰在即。
而那名道士打扮的参赛者,赫然也在其中。
法愿大师见状,微微颔首。
此人若能就此止步,倒是一件好事。
毕竟金光寺的法会,要是让一位道士走到最后,那就太难看了。
此刻,被法愿大师暗自关注的林立,确实正紧锁眉头,行为古怪。
他不仅左顾右盼,甚至尝试了给眼睛搭凉棚、蹲下、跳起,乃至试图倒立观看。
没办法。
这一关的难度,远超林立的预期。
而其难度,难就难在……
“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
林立目光扫过身旁的人,他们的神态无一不透露着煎熬,不是拧眉,就是颤抖,要么咬牙低吼。
唯独他自己,活脱脱像是那个玩“看字说颜色”游戏时,只认识颜色,不认识字的文盲。
他不由得陷入沉思。
如果自己直接走过去赢了比赛,是不是作弊啊?
唉。
当文盲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