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咸鱼升职记 > 第475章 这队伍不好带了

第475章 这队伍不好带了(1/2)

目录

跟“安康医疗”那边初步接触了一下,对方的需求文档发过来了,厚厚一沓,看得我眼晕。好家伙,医疗行业的规矩是真多!数据加密要什么级别、算法可解释性要达到什么标准、甚至模型训练用的数据都得有伦理委员会批文……条条框框,比我们之前搞互联网数据分析那套复杂了不止一个量级。

我把文档扔给老张,让他带着技术骨干先研究。老张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鼓捣了两天,出来的时候眼圈黑得像熊猫,但眼神里冒着光。

“老陆!有门儿!”他兴奋地拍着那沓纸,“他们这要求虽然变态,但咱们的技术底子,稍微改造一下,完全能搞定!特别是那个可解释性,我琢磨了几个方案,可以在不损失太多精度的情况下,把决策过程给你可视化出来!这要是做成了,咱们的技术壁垒又能加高一大截!”

看老张这么有信心,我这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看来这医疗行业的门,也不是完全敲不开。技术上有路,剩下的就是商务谈判和合规流程了。我让小刘抓紧跟对方约深度技术交流的时间,争取尽快把方案和报价敲定。

可我这口气还没松到底,新的麻烦就悄摸声地找上门了。这次不是外敌,是内忧。

起因是老张为了满足医疗项目的高要求,决定对现有的核心算法架构进行一次“大手术”,引入一些更前沿、但也更复杂的技术思路。用他的话说,“要干就干票大的,一步到位,把平台性能再往上推一个台阶,以后不管是医疗还是金融,都能通吃!”

他这个想法,在技术部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以新来的高级算法工程师,那个我叫不上名字、但听说挺有想法的海归博士为首的一批年轻骨干,非常支持老张的方案,觉得这是技术领先的关键。但以几个跟着老张干了多年的老员工,比如负责底层架构的王工为代表,却持反对意见。

王工私下找我聊过,眉头拧成了疙瘩:“陆总,不是我们保守。老张那个新架构,想法是挺好,但太激进了!很多技术点还不成熟,咱们现有的代码库要动大手术,风险太高!万一搞砸了,不仅医疗项目黄了,连现有的客户系统都可能受影响!我觉得,还是应该在现有架构上优化,稳扎稳打比较靠谱。”

好嘛,技术路线之争!这可是公司的大忌!我赶紧把老张叫来,想让他俩当面沟通一下,统一思想。

没想到,俩人一见面就杠上了。老张嫌王工思想僵化,不敢冒险;王工说老张好高骛远,不顾现实。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声音大得整个楼层都能听见。

“现在市场竞争多激烈?不创新就是等死!你们这种修修补补的思路,迟早被淘汰!”老张脸红脖子粗。

“创新也得看家底!公司刚缓过劲来,经不起折腾!万一新架构不稳定,客户跑了谁负责?”王工也寸步不让。

我坐在中间,头都大了。两边说的都有道理。老张是从技术领先性考虑,想抢占制高点;王工是从公司稳定性出发,怕步子太大扯着蛋。这可咋整?我这老板,又不能光看技术,还得考虑业务、考虑团队啊!

好不容易把俩人劝开,让他们先冷静一下。我独自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转圈。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儿!刚把外面的狼赶跑,家里的羊又开始顶架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村里还没消停两天,自家后院先起火了!

更让我头疼的是,这种技术分歧,很容易演变成团队站队。我明显感觉到,公司里分成了“激进派”和“保守派”,平时吃饭聊天都能闻到火药味。连小刘都悄悄跟我说,

这队伍,不好带了啊!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种时候,老板的态度最关键,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但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内耗起来,比外敌更可怕!

我先把小刘叫进来,让她从业务和客户角度做个评估:医疗项目对技术升级的迫切性有多大?现有客户系统如果短期波动,容忍度有多高?

然后又单独找老张和王工谈了一次,不是谈技术,而是谈心态。我跟老张说,创新我支持,但不能脱离实际,得有个风险评估和过渡方案。我跟王工说,稳定很重要,但不能固步自封,要看到市场的变化和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