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咸鱼升职记 > 第544章 咸鱼也要搞创新

第544章 咸鱼也要搞创新(2/2)

目录

小家伙一点也不怯场,拿起话筒:“这个设计是我提出的!我还画了草图呢!”

台下哄堂大笑。有记者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把音箱设计成球形啊?”

儿子理直气壮:“因为圆滚滚的可爱啊!而且声音传播更均匀,这是我用爸爸的音响实验了好多次得出的结论!”

童言无忌,却最有说服力。抄袭的谣言不攻自破。

发布会大获成功,预订量远超预期。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数字,我终于松了口气。

但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成本太高,每卖出一台音箱我们都在亏钱。

财务总监老周拿着报表找我:“陆总,照这个趋势,下个季度财报会很难看。”

我皱眉:“不能降低成本吗?”

“原料价格太高了,代工费也不便宜...”

正说着,儿子跑进来:“爸爸!我们学校要举办科技节,我能带我们的音箱去展示吗?”

我眼睛一亮。对啊!可以借此机会宣传我们的技术,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合作伙伴。

科技节上,儿子的展示大放异彩。不仅同学们围观的里三层外三层,连来参观的科技公司代表都感兴趣。

第二天,就有几家厂商主动联系我们,想获得技术授权。

“授权?”老王不太理解,“这不是培养竞争对手吗?”

我笑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收授权费,既赚钱又推广技术,何乐而不为?”

果然,技术授权给我们带来了可观收入,弥补了音箱的亏损。更妙的是,随着使用我们技术的产品增多,我们的行业地位也提升了。

就在我以为可以松口气时,家里又出状况了。小雅跟我说,儿子最近在学校老是跟同学炫耀,有点飘飘然。

“这样下去不行,”小雅担心地说,“得让他知道,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想了想,周末带儿子去了郊区的工厂。让他亲眼看看,一个产品从设计到生产要经过多少工序。

看着工人们满头大汗地忙碌,儿子小声问我:“爸爸,他们一天要工作多久啊?”

“至少八小时,”我说,“而且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工作。”

回家的路上,儿子特别安静。第二天,他主动把同学送的礼物都拿了出来:“爸爸,我们把这些送给工厂的小朋友吧,他们好像很辛苦。”

我心里一暖。这小子,终于懂事了。

随着技术授权业务展开,公司迎来了新一轮增长。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有授权商偷工减料,影响了产品品质。

“这样会砸了我们的招牌!”老王急得直跳脚。

我立即召集所有授权商开会,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同时成立质检团队,不定期抽查。

有个授权商不服气:“陆总,你这样管得太宽了吧?”

我冷笑:“要么按标准来,要么终止合作。”

最终,那个授权商选择了退出。但其他授权商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光有技术不够,还要建立完善的品控体系。

那段时间,我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开会、谈判、检查...连女儿生日都差点忘了。

还是儿子提醒我:“爸爸,明天是妹妹生日哦!”

我赶紧让秘书去订蛋糕。晚上回家,看着女儿吹蜡烛时开心的笑脸,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生日会后,小雅跟我说:“你发现没?儿子最近变了好多。”

我仔细一想,确实。不再炫耀了,学习也更认真了,还经常帮忙做家务。

“他说要以爸爸为榜样,”小雅笑着说,“要成为像你一样厉害的人。”

我鼻子一酸。原来我拼命工作,不只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随着品控体系完善,我们的授权业务越做越大。甚至有几家国际大公司也来找我们谈合作。

但就在签约前,对方突然提出要收购我们的技术专利。

“价格随你开。”对方代表很豪气。

我摇头:“技术可以授权,但不能卖断。”

“为什么?这个价格足够你们公司躺着吃十年了。”

我笑了:“技术就像孩子,可以借给别人玩,但不能送人。”

对方不理解,但尊重我的决定。

签约那天,我看着合同上一个个国际知名公司的logo,心里特别感慨。从被抄袭被质疑,到被认可被追随,这条路走得真不容易。

晚上庆功宴,我特意把全家人都接来了。儿子兴奋地跑来跑去,女儿在婴儿车里咿咿呀呀。

王明阳举杯:“陆总,恭喜!现在咱们可是行业标杆了!”

我跟他碰杯:“别高兴太早,标杆就是靶子,以后盯着我们的人更多了。”

是啊,商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虽然小有成就,但绝不能松懈。

不过今晚,就先享受这一刻吧。

看着身边的家人,看着公司的团队,我觉得特别踏实。

重生一回,从一条咸鱼到行业领军者,这条路我走了很久。

但值得。

毕竟,会翻身的咸鱼,那也是咸鱼。而且我现在不仅是条会翻身的咸鱼,还是个会教孩子画图纸的超级老爸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