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双使临门(1/2)
中和七年夏,潞州。
初夏的阳光已带了几分炙热,潞州城在经过一春的整顿与普查后,显露出几分难得的秩序与生机。城防加固,市井渐旺,田间禾苗茁壮,军营号令严明。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很快便被两匹几乎同时抵达的驿马所打破。
这一日,潞州防御使府门前街市,人群忽然一阵骚动。只见南面官道上,烟尘起处,一队人马护着一辆装饰简朴却透着官家气派的马车,缓缓行来。队伍前头,一名骑士高擎着一面杏黄色旗帜,虽有些陈旧,但上面绣着的“唐”字和朱雀纹样,在阳光下依然清晰可辨。
“是朝廷的使者!”
“长安来人了!”
街边百姓纷纷驻足,窃窃私语,脸上带着敬畏与好奇。自黄巢乱后,天子播迁,朝廷权威日削,在这北地边州,已许久未见如此正式的朝廷仪仗了。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东面另一条道路上,也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另一支队伍风尘仆仆而至,人数不多,但骑士个个精悍,衣甲鲜明,簇拥着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队伍前方打着的旗帜,是玄色为底,上绣一个遒劲的“宣武”字样,气势逼人。
“是汴州来的!朱节度使的人!”
人群又是一阵哗然。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坐镇汴州,虎踞中原,势压群藩,其名号在这北地同样如雷贯耳。
两拨人马几乎同时抵达防御使府门前,彼此照面,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朝廷使者队伍中,一位身着浅绯色官袍、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在随从搀扶下走下马车,瞥见对面的“宣武”旗帜,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蹙。而宣武军使者,那位文士模样的中年人,则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遥遥拱手,姿态从容,却透着几分不易亲近的疏离。
门吏飞也似地入内禀报。
防御使府正堂,李铁崖正与冯渊、韩德让商议夏税收缴与军屯事宜,闻报双使齐至,俱是一怔。
“朝廷使者?朱温的使者?竟同时到了?”李铁崖眼中精光一闪,放下手中的文书,“来得可真是时候!”
冯渊捻须沉吟:“将军,此乃潞州已成为各方瞩目焦点之明证。朝廷此来,必是闻将军平定潞南、克复州郡之功,欲行安抚羁縻之策,或恐亦有借我制衡河东之意。而朱温遣使,其意更明,乃为结好,欲使我为其北屏,共抗河东李克用。二者同至,是机遇,亦是险局。”
韩德让面露忧色:“两虎相争,恐殃及池鱼。将军,该如何接待?孰先孰后?皆是难题。”
李铁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堂下肃立的王琨、赵横等将领,沉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来了,便是客。冯先生,韩老,随我出迎。王琨、赵横,整肃仪仗,开中门,以礼相待!先接朝廷天使,以示尊奉正朔!宣武使者,请至偏厅用茶,稍候片刻。”
“得令!”
防御使府中门大开,仪仗肃列。李铁崖率冯渊、韩德让等文官属吏,迎出府门。
朝廷使者乃是一位姓郑的郎中,官阶不高,但代表天子,身份尊贵。见李铁崖依礼出迎,态度恭谨,郑郎中面色稍霁,展开一卷黄绫诏书,朗声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