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矢弈(1/2)
潞州军滏水苦战击退河东兵锋的消息,与宣武大将葛从周两万精锐北上河阳的军报,几乎同时传至泽州。这座位于潞州以东、太行屏障下的州郡,顷刻间被推至天下弈局的风口浪尖。刺使段亮,这位素以稳健着称的封疆大吏,此刻正面临着他仕途乃至身家性命中最严峻的抉择。
高平城,刺使府邸,烛火通明。
段亮独坐书房,案头并排放着三封书信。左手边,是潞州李铁崖的亲笔信,由冯渊遣心腹星夜送达,言辞恳切,详陈唇齿相依之理,承诺“潞州必倾力援泽”,并附有其女、新任潞州主母段清芷的一份家书,字里行间透着对父兄的牵挂与对潞泽联盟的坚定。右手边,是宣武北面行营都统葛从周措辞强硬、近乎最后通牒的檄文,要求泽州“识时务,明去就”,开放通道,助宣武军“共讨沙陀”,否则“大军压境,玉石俱焚”。而正中那封,则来自太原,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密使悄然送入,信中一改往日倨傲,许以“若泽州助河东牵制潞州,事成之后,愿表奏朝廷,以段公为昭义节度使”的重诺。
三封信,代表着三方势力,三种前途。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长子段明义侍立一旁,面色凝重:“父亲,三方逼境,势成骑虎。潞州有姻亲之盟,清芷亦在彼处,然其新疲,能否抵住宣武虎狼之师?河东许以高官,然沙陀胡骑,素无信义,恐是驱虎吞狼之计。宣武势大,朱温枭雄,若不相从,恐立招灭顶之灾……这,这该如何是好?”
段亮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信笺,沉默良久,方缓缓道:“潞州李铁崖,新胜而疲,然其志坚锐,麾下冯渊、王琨等皆非庸才,更兼与我盟好,清芷为质,可谓‘亲’而‘弱’。河东李克用,势大而暴,其言不可轻信,且远水难解近渴,可谓‘强’而‘疏’。宣武朱温,兵精粮足,近在咫尺,其势汹汹,可谓‘近’而‘暴’。”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老辣的政治智慧:“三方皆不可轻信,亦不可尽拒。如今之势,宛如刀尖起舞,需以‘拖’字诀,静观其变,待价而沽。”
“父亲之意是……?”
“即刻回书三方!”段亮决断道,“对潞州,言辞恳切,重申盟好,言泽州必与潞州同进退,请其放心应对北线,东翼有某在,断不容他人染指!并可先调拨一批粮草,以示诚意。”
“对宣武,言辞谦卑,诉说我泽州小郡,兵微将寡,夹于强邻之间,动辄得咎,乞葛帅暂缓兵锋,容我细加考量。同时,可暗示若潞州势危,或可相机行事……”
“对河东,”段亮冷笑一声,“回信更需恭谨,感谢晋王抬爱,然言明泽州力弱,恐难当重任,且潞州有备,急切难图,请晋王容我徐图之。”
段明义恍然大悟:“父亲是要……虚与委蛇,左右逢源,以待时变?”
“不错!”段亮目光深邃,“朱温势大,然其首要之敌乃李克用,未必愿在拿下潞州前,先与我泽州死战,消耗兵力。李克用许以重利,然其与潞州、宣武皆成死敌,短期内无力南顾。我泽州,便是要利用这微妙的平衡,争取时间!时间,对我最有利!待潞州与宣武、或宣武与河东斗得两败俱伤,便是我泽州崛起之机!即便不能,届时再择木而栖,亦能待价而沽!”
段亮的回信很快送至潞州砺锋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