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槊镇唐末 > 第194章 盆地鏖兵

第194章 盆地鏖兵(1/2)

目录

中和十三年七月,潞州盆地西缘,浊漳水河谷。时值盛夏,烈日灼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青草和隐隐的血腥气。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麾下大将李嗣源,率领着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攻坚的五万大军,终于彻底离开了太行山的庇护,踏入了这片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连日来的“胜利”进军,虽然消耗了部分锐气,但也助长了骄狂之气。在李嗣源看来,昭义军主力避而不战,一路退缩,正是力不能支的表现。潞州城,那昭义军的根本之地,似乎已遥遥在望。

河东军的前锋,由骁将史建瑭率领的五千轻骑,作为全军的触角,率先进入了浊漳水西岸的平缓地带。马蹄翻飞,卷起阵阵烟尘。史建瑭意气风发,不断催促部队加速前进,欲立头功。

然而,当前锋军行至一处名为“落马坡”的缓坡前时,异变陡生!坡顶及两侧丘陵的树林中,突然响起一阵密集得令人心悸的梆子声!下一刻,数以千计的劲弩如同飞蝗般从隐蔽处激射而出!箭矢撕裂空气,发出刺耳的尖啸,精准地覆盖了河东骑兵的阵列!

事出突然,毫无防备的河东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战马悲鸣着栽倒,骑士被巨大的惯性抛飞,或被后续同伴的马蹄践踏。史建瑭又惊又怒,急令部队散开,寻找掩体,同时组织弓箭手还击。但昭义的弩手占据地利,射程更远,弩箭威力巨大,河东军的反击显得苍白无力。

“有埋伏!结阵!结圆阵防御!”史建瑭声嘶力竭地大吼。训练有素的沙陀骑兵迅速收缩,试图组成防御阵型。但就在此时,坡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一面巨大的“王”字帅旗和“昭义”军旗猛然竖起!

紧接着,黑压压的重甲步兵,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从坡后森然列出!他们身披玄甲,手持丈八长槊和巨大的盾牌,步伐整齐划一,每踏一步,大地都为之震颤!正是昭义军的王牌——“虎贲”营!在“虎贲”营两侧,是数量更多的昭义长枪兵和弓弩手,阵型严整,杀气冲天!

王琨顶盔贯甲,手持长刀,屹立于“虎贲”营阵前,独目(注:李铁崖独臂,王琨应无此特征,此处可能是笔误,应改为“目光如电”或“面容冷峻”)扫视着坡下混乱的河东骑兵,声如洪钟:“河东胡儿!尔等已中我家将军之计!速速下马受降,可免一死!”

史建瑭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骇然。这绝不是溃败之军,而是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精锐!他心知中了埋伏,前锋轻骑在敌军严整的步兵军阵和强弩面前,绝难讨好。他当机立断,下令部队且战且退,向后方主力靠拢,同时派出快马,飞报中军的李嗣源。

李嗣源接到史建瑭的急报,先是一惊,随即勃然大怒:“好个王琨!果然在此设伏!想凭这些步卒,挡住某的铁骑洪流?痴心妄想!”骄傲与愤怒压倒了一丝警惕,他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碾碎当道之敌!

五万河东大军,铺天盖地般涌向浊漳水西岸。旌旗遮天,刀枪映日,尤其是中军那两千沙陀本部“铁林军”重骑兵,人马俱甲,如同钢铁巨兽,散发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李嗣源将骑兵置于两翼,步兵居中,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王琨在卧龙岗上,冷静地观察着敌军阵型。见河东军主力已进入预设战场,且因急于求战,阵型略显前突,两翼骑兵与中军步兵拉开了一定距离。他心中暗喜,战机已现!

“击鼓!进军!”王琨长刀前指。昭义军阵中,战鼓声震天动地。“虎贲”营重步兵率先迈开沉重的步伐,如同山岳般向前推进。两侧的昭义军阵也随之而动,保持着严整的队形,迎向汹涌而来的河东军洪流。

两军如同两股巨大的铁流,在浊漳水畔轰然对撞!

中央战场,“虎贲”营与河东军的重甲步兵“长剑军”猛烈绞杀在一起。长槊对刺,盾牌撞击,刀斧翻飞,每一次碰撞都迸射出死亡的火花。厮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者的哀嚎声震耳欲聋。昭义军凭借地利(略高的坡地)和以逸待劳的优势,顶住了河东军凶猛的冲击。王琨亲临一线,指挥若定,昭义军士卒见主将如此,士气大振,死战不退。

两翼,河东军的轻骑兵试图迂回包抄,但遭到了昭义军强弩阵和预设鹿角、陷坑的顽强阻击,伤亡惨重,难以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