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奇袭孟津(1/1)
王琨接到李铁崖“围魏救赵”、奇袭孟津渡的密令时,刚刚结束浊漳水畔的战场清扫。麾下将士虽疲惫,但大胜之余,士气如虹。他深知此行之险,长途奔袭,以疲兵攻敌重地,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之局。然军情如火,河阳危在旦夕,不容片刻迟疑。
王琨立即着手准备。他精选了“虎贲”营尚能战者一千人,“玄甲”重骑五百人(经浊漳水之战,折损近半,但核心犹在),外加轻骑两千,善走山路的跳荡兵一千,共计四千余精锐,人衔枚,马裹蹄,尽弃辎重,只带十日干粮及必备箭矢、火油。为求隐蔽,他并未走相对平坦的官道,而是选择穿越太行山南麓的丘陵密林小道,昼伏夜出,绕开所有城镇村落。
时值盛夏,山林间闷热难当,蚊虫肆虐。将士们背负沉重甲胄兵械,在崎岖小路上艰难跋涉,汗水浸透战袍,脚底磨出血泡。但军纪严明,无人敢喧哗。王琨与士卒同甘共苦,亲自探路,鼓舞士气。经过五天四夜的强行军,这支疲惫之师如同鬼魅般,悄然抵达了黄河北岸,距离河阳城西南约四十里的孟津渡外围山区。
王琨将部队隐蔽于一片密林之中,立即派出最得力的斥候,化装成渔民、樵夫,混入渡口区域侦察敌情。
斥候带回的消息令人振奋,也让人心惊。振奋的是,葛从周为全力攻打河阳,几乎将后方兵力抽空,孟津渡大营留守兵力仅约三千,且多为老弱辅兵,戒备相对松懈。心惊的是,渡口规模庞大,沿河数里,遍布粮仓、军械库、造船工坊,守军虽少,但营垒坚固,更有多座望楼箭塔,强攻不易。此外,河面上还停泊着数百艘大小战船和运输船,是宣武军重要的后勤命脉。
“将军,敌营坚固,强攻损失必大,且易被对岸敌军察觉,若葛从周派兵回援,我军危矣。”副将忧心道。
王琨凝视着远处连绵的营垒和如林的桅杆,目光最终落在那些巨大的粮草垛和船只上,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强攻自是下策。吾辈利在速战,贵在奇袭。葛从周恃其后路无忧,吾便焚其粮草,毁其舟船,断其归路!传令:全军休整半日,饱食酣睡。今夜子时,随某火焚孟津!”
是夜,月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天时。五千昭义精锐如同暗夜中潜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孟津渡宣武军大营。
王琨将部队分为三路:
左路:由一员骁将率领一千轻骑和五百跳荡兵,携带大量火油、硝石,专攻沿岸码头和停泊的船只。
右路:另一员将领率一千轻骑和五百跳荡兵,目标直指营区后部的粮草囤积地和军械库。
中路:王琨亲率“虎贲”、“玄甲”及剩余兵马,直扑宣武军中军大营,制造最大混乱,牵制守军主力。
子时正刻,三支利箭离弦而出!
左路兵马率先发难,迅猛冲入码头区。跳荡兵如猿猴般跃上船只,泼洒火油,投掷火把。轻骑则四处冲杀,驱散守军。霎时间,停泊在岸边的数百艘船只纷纷起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河面被映照得如同白昼!船上的弹药库被引燃,发生剧烈爆炸,声震数十里!
几乎同时,右路兵马也突入后营,将火种投入粮垛、草料场。干燥的粮草见火即燃,火龙腾空而起,浓烟滚滚,散发出焦糊的气味。
“敌袭!敌袭!”宣武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营内一片大乱。王琨亲率的中路铁骑,如同热刀切油般冲垮了营门守卫,直扑中军。“虎贲”营重步兵结阵向前,碾压一切抵抗;“玄甲”铁骑则来回冲杀,将试图组织反击的宣武小队冲得七零八落。
宣武留守将领试图收拢部队,但火势太大,混乱已极,兵无战心,只顾逃命。整个孟津渡陷入一片火海,哭喊声、爆炸声、兵刃撞击声响成一片。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连远在河阳城头的守军,都能隐约看到西南方向那冲天的烈焰!
王琨见目的已达,毫不恋战,立即下令吹响号角,集结部队。昭义军纪律严明,闻令即退,迅速脱离接触,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临走前,还不忘将无法带走的缴获军械尽数焚毁。
此战,昭义军以微小的代价,几乎彻底摧毁了宣武军在孟津渡的后勤基地,焚毁粮草器械无算,战船大部被毁,给予葛从周致命一击。当葛从周在河阳城下看到西南方向冲天火光,接到孟津遇袭、粮草被焚的急报时,惊得几乎坠马!后路被断,粮草不济,军心瞬间动摇,河阳城下的攻势为之一滞。
奇袭孟津,如同一把精准的匕首,刺入了葛从周大军最柔软的要害。东线的战局,因此而陡然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