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尘埃落定与深宫疑云(1/2)
那小太监压低声音问出的那句话——“太后娘娘还问了一句,这点心……可是出自城南‘胡记’后人之后?”——如同一声惊雷,在林小满耳畔炸响,瞬间将她从“御前得赏”的巨大喜悦中震醒,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胡记?胡老头?太后怎么会知道这个早已湮没无闻的名字?还特意问及“后人”?这绝非随口一问!联想到胡老头那神秘的地道、珍藏的奇异种子、以及可能牵扯到的“贡品”级作物“翡翠珠”……林小满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难道胡老头当年的事,竟与深宫有关?太后此言,是随口一提的欣赏,还是……别有深意的试探?甚至是警告?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骇,脸上努力维持着得体的感激笑容,对那小太监深深一福,含糊应道:“民女……民女惶恐,技艺粗浅,承蒙太后娘娘错爱。至于师承渊源……民女乃家传手艺,并未听闻过‘胡记’之名,许是娘娘记差了。”她不敢承认,也不敢断然否认,只能谨慎地避开锋芒。
那小太监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微微颔首:“太后娘娘只是随口一问,东家不必介怀。赏赐已送到,杂家告辞了。”说完,便与护卫转身离去,并未深究。
然而,林小满却感觉那看似平淡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太后这一问,像一片巨大的阴云,瞬间笼罩了刚刚拨云见日的天空,让她刚刚落下的心,又高高悬了起来。这深宫之水,果然深不可测!
但眼下,她必须先将这巨大的疑虑压下,应对眼前之事。太后赏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汴京的大街小巷。“林记”食坊门前,瞬间被闻讯而来道贺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之前所有的污蔑、诋毁,在这“御前嘉奖”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沦为笑谈。
“瞧瞧!太后娘娘都夸好的点心,能有问题?”
“我就说嘛,林姑娘是正经手艺人家,那些烂心肝的才会那般污蔑!”
“以后想吃好点心,还得是‘林记’!”
“快,给我来两份‘百花酥’,沾沾太后的福气!”
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来,铺子的门槛几乎被踏破,生意火爆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林老实和伙计们喜笑颜开,忙得脚不沾地,却干劲十足。石猛更是精神抖擞,指挥若定,确保秩序井然。
“林记”的声誉,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不仅彻底洗刷了冤屈,更一跃成为汴京点心行当名副其实的魁首,风头一时无两。
与“林记”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珍楼”和苏家的彻底败落。
宫中“百叟宴”茶点由“林记”承办并获赏的消息,成了压垮苏家的最后一根稻草。联合调查组对“八珍楼”贡点以次充好、贿赂官员案的最终裁决也正式下达:“八珍楼”被永久取消承办宫市及与官府往来资格,罚没巨额罚金,责令停业整顿。光禄寺少卿李贽贪腐案证据确凿,被判流放三千里,家产抄没。虽然苏清远在逃,未能归案,但“八珍楼”的百年招牌已彻底砸碎,苏家产业被陆续变卖抵债,昔日辉煌的苏府大门贴上封条,一派凄凉景象。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往日与苏家交好的势力纷纷划清界限,无人再敢提及。苏清远这个名字,连同“八珍楼”一起,成了汴京商界的一个反面教材和过往云烟。他即便潜逃在外,也已成丧家之犬,再难掀起大的风浪。
持续数月的商战,以“林记”的全面胜利和“八珍楼”的彻底覆灭而告终。林小满凭借着她的坚韧、智慧、技艺,以及在关键时刻赵琰不可或缺的助力,终于在这场险象环生的较量中笑到了最后。
夜晚,“林记”后院举行了简单却充满喜悦的庆功宴。林老实老泪纵横,感慨万千;石猛、阿福阿贵等伙计们举杯畅饮,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连王大娘也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放松之中。
然而,作为主角的林小满,虽然脸上带着笑,心中却始终无法完全轻松。她端着酒杯,望着眼前欢腾的景象,思绪却飘向了远方。太后那句关于“胡记”的问话,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心里。苏清远虽然败了,但他潜逃在外,犹如暗处的毒蛇,仇恨未消。而赵琰……他一次次出手相助,恩情似海,可他背后的朝堂争斗、他与太后之间微妙的关系,都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