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243章 凤雏清音与东海秘契

第243章 凤雏清音与东海秘契(1/2)

目录

太湖的波光映照着“万国食鉴大会”落幕后的余晖,学院重归治学传道的日常节奏,然而水面之下,因东海“迷神散”事件与西域阿史那雄异动所引发的暗流,仍在悄然涌动。赵琰、林小满与核心层深知,暂时的平静只是风暴的间隙,对手东西呼应的布局已然显露,下一波攻势迟早会来。主动出击,探明东海“鬼哭涡”的虚实,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远征之议,在学院最高层的密室内反复商讨。目标直指险恶异常的“鬼哭涡”,其地暗流密布,迷雾锁海,更有神秘“海狼帮”盘踞,凶险莫测。赵琰主张派遣精锐小队,乘坐特制快船,伪装成商船或探险队,秘密前往侦察。林小满则担忧敌方诡谲,尤其那可能存在的“异光”与“迷神散”背后的秘术,建议筹备需更加充分,不仅要带足武备、良医、精通水性的好手,更需邀请对东海航路、海象、乃至海外奇闻有所了解的能人异士相助。

然而,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声音,加入了这场关乎生死的决策——赵明轩。

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在经历大会风波后,似乎一夜之间褪去了几分稚气。他并未因初露锋芒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沉静地埋首书海,尤其专注于研读胡太爷爷遗留的海外札记、父亲整理的东海见闻,以及母亲对各类药性、尤其是迷幻、解毒类药材的剖析。他常常对着那幅发现的海图残片沉思,用自己学习的星象、海流知识默默推演。

这日,当父母与阿卯、石坚、墨岩等再次于密室商议远征细节,为航线选择、人员构成争论不休时,赵明轩端着一个茶盘走了进来,安静地为长辈们斟茶后,并未如常退下,而是立于一旁,清澈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父母身上,声音清朗却坚定:

“父亲,母亲,各位叔伯,明轩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皆感诧异,赵琰颔首:“但说无妨。”

明轩走到海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鬼哭涡”大致方位,又划向胡爷爷札记中提及的“霞光现处”海域,道:“孩儿连日研读典籍,发现一处关窍。胡太爷爷提及见‘仙山楼阁’与‘异香’是在‘仲秋’,而墨岩伯伯所获情报中,‘鬼哭涡’异光最盛之时,据逃归渔民言,亦在秋分前后,月圆之夜。此非巧合,或许与天地节气、潮汐引力乃至特定天象有关。若盲目闯入,恐十死无生;但若选对时机,或可借天时,窥得一线生机。”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者,‘迷神散’药性奇特,需借金芒果之性激发,说明其炼制或储存,极依赖特定环境。‘鬼哭涡’迷雾终年不散,内里气候必然与外界迥异。孩儿猜想,那岛上或有特殊的磁石矿脉、地热泉眼,或是生长着某些能散发致幻气息的奇异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药圃与工坊。若能知其原理,或可寻得克制之法,甚至……反制。”

一番分析,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竟将天时、地利、药性融会贯通,直指问题核心,让在座久经风浪的众人皆露出惊异之色。这已非简单的聪慧,而是了一种战略层面的洞察力。

阿卯眼中闪过激赏,补充道:“明轩所言极是。那‘迷神散’中的藻毒气息,我反复辨析,其性阴寒湿滞,若‘鬼哭涡’真是其源头,那地方必然湿毒瘴气极重,寻常解毒丹恐难奏效,需配制针对性更强的辟瘴解毒、醒神开窍的方剂。”

石坚拍案道:“好小子!有见地!如此一来,我们便不是盲目硬闯,而是有的放矢!挑选人手时,也需侧重耐湿毒、识水性、懂些药理的好手!”

赵琰与林小满对视一眼,心中震撼与欣慰交织。儿子不仅继承了他们的天赋,更在格局与谋略上展现了青出于蓝的潜质。林小满柔声问:“明轩,依你之见,此次远征,该如何筹备?”

明轩躬身道:“孩儿以为,当分三步:其一,广纳贤才。父亲可借‘文明同化馆’之名,招募熟悉东海航路、天象的船老大、通译,甚至曾与‘海狼帮’有过接触的商贾。其二,精研克敌。请阿卯伯父带领药堂弟子,依据已知毒素特性,大量配制针对性药物;请石坚叔父训练队员适应海上作战与恶劣环境。其三,等待天时。下一个秋分在半年之后,此期间,我们可充分准备,并利用墨岩伯伯的网络,尽可能收集更多关于‘鬼哭涡’和‘海狼帮’的情报。”

计划周密,考虑周全,俨然已有一方统帅的雏形。赵琰深吸一口气,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就依明轩之策!此次东海之行,便命名为‘探骊计划’!由我亲自统筹,石坚、阿卯辅之。明轩……你也参与核心筹划,多听、多看、多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