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古虚绝地(2/2)
遗迹内部空间不小,有残破的石室可供栖身。云尘在周围布下简易的警示和隐匿阵法后,四人终于得以喘息。
篝火燃起,驱散了古墟特有的阴冷。石坚处理着猎来的古墟特有的、肉质紧实却蕴含精纯气血的蛮兽肉;清风擦拭着长剑,回味着之前的战斗;青禾则仔细分辨着沿途采集的奇异草药和矿物。
云尘则独自坐在一块断碑前,手中摩挲着那枚得自观星塔第八层的“星辰核”,心神沉入识海,开始系统梳理此次天机古城之行的巨大收获。
《星衍真解》上部残卷的奥义如同浩瀚星图,在他心间缓缓展开。这并非具体的法术口诀,而是一种推演天地、洞悉因果的思维法门和境界感悟。它强调“观星象以定轨,察微毫而知着”,与云尘的“心途”注重“格物致知、明心见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系统、更加深邃,尤其在对“势”与“变”的把握上,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他尝试将《星衍真解》的推演之理,与红尘心火的“照见本心”、混沌胚胎的“包容万象”相结合,隐隐触摸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心衍”之道——以心为镜,映照万物;以心为尺,丈量因果;以心为炉,炼化万法。
同时,他对“量天尺”仿品的运用也越发熟练。这柄玉尺不仅能丈量空间距离,更能模糊感应能量流动的轨迹和强弱,对于在古墟这种复杂环境中趋吉避凶,作用巨大。
而那块“红尘碑”的感悟,则让他对“人间烟火”与“天道轨迹”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天机并非高高在上,它体现在凡尘俗世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悲欢之中。这让他推行“心途”之道的信念更加坚定。
数日静修,云尘的气息越发内敛深邃,虽仍是筑基后期,但对力量的掌控和大道理解,已不可同日而语。
石坚、清风、青禾三人也收获巨大。古墟的恶劣环境极大地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和韧性,与异化妖兽的战斗丰富了他们的实战经验,而云尘的随时指点,更让他们对自身道途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石坚的力量更加凝练,清风的剑意更加灵动,青禾的感知越发敏锐。
这一日,云尘正在参悟星衍真解中关于“星轨与地脉呼应”的篇章,心中忽有所感。他走出遗迹,登上一处残破的高台,远眺古墟深处。
只见极远的天际,隐约可见五座如同利剑般直插云霄的黑色山峰,呈环形分布,山峰之间,有混沌之气缭绕,隐隐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吞噬之力。即便相隔如此之远,也能感受到那股搅动天地、湮灭万物的恐怖气息。
“那里是……”云尘瞳孔微缩,根据星衍真解中的零星记载和一路上的观察,他推测那五峰环绕之地,很可能就是古墟的核心,也是最为危险的区域——传闻中的“归墟之眼”!据说那是上古大战打穿的时空裂隙,连接着未知的虚无,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但同时,高风险往往伴随着大机缘。归墟之眼附近,因极端的环境,可能会孕育出外界难以想象的天地奇珍,甚至是……与“归墟”大道相关的传承或线索!这对身负混沌胚胎、渴望更深层次理解归墟之力的云尘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院长,您在看什么?”石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也感受到了远方那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云尘沉默片刻,缓缓道:“在看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要去那里吗?”石坚望向那五座黑色山峰,即便以他的胆魄,也不禁咽了口唾沫。那里的危险程度,远超他们目前所处的外围。
“时机未到。”云尘摇头,“以我等如今实力,贸然靠近,十死无生。需在此地继续历练,提升修为,至少待尔等皆突破至筑基后期,我对星衍真解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方可尝试边缘探索。”
他心中已有规划。这处遗迹相对安全,可作为临时基地。接下来,将以遗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探索,猎杀妖兽、采集资源、磨练技艺,同时借助古墟特有的环境压力,寻求突破的契机。
“我明白了。”石坚重重点头,眼中燃起斗志。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比之前更加艰苦,但也将是实力飞速提升的黄金时期。
夜幕降临,古墟的夜空没有星辰,只有一片混沌的暗红,如同凝固的血液。遗迹内,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四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新的征途,在这片上古绝地中,正式开启。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危险,也是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