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砥柱初承(2/2)
堂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程昱忽然冷哼一声:“荀文若举荐之人,倒有几分胆色。”他话锋一转,“东曹事务繁杂,你本职不可懈怠。至于赵彦、董承之事…”他顿了顿,目光深邃,“非你职权所及,勿再主动探查,亦不得对任何人提及,包括荀令君。”
陈暮一怔,随即明白这是保护,也是禁令。程昱要亲自接手,并且不希望消息从陈暮这里扩散,哪怕是对荀彧。“下官明白。”
“去吧。”程昱垂下目光,重新看向案上舆图,仿佛陈暮从未出现过。
陈暮起身,行礼,默默退出这间压抑的堂屋。走到院中,阳光重新洒在身上,他才感觉那冰冷的寒意稍稍退去。程昱的最后一句叮嘱尤在耳边——勿对荀令君提及。这其中的微妙,让他对许都局势的复杂性,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回到东曹署,一切如常。刘岱没有多问,司马朗也只是投来一个了然的眼神。陈暮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埋头于案牍文书的新晋掾属,核对数目,批注疑问,处理着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琐碎公务。
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同了。
他在处理文书时,会更加留意所有与卫尉、车骑将军府乃至皇宫用度相关的条目。他看到一份由少府出具,申请额外宫绢五百匹的文书,理由是新选入宫的侍女需裁制春装。数目合理,理由正当,但他默默记下了经办人的名字。
他看到一份来自光禄勋的文书,提及近期将举行一次宗庙小祭,需司空府协拨护卫兵士二百人。他按规程将文书转呈相关负责人,心中却划过一丝疑虑:此类祭祀,惯例应由卫尉主导,光禄勋为何如此积极?
这些零散的信息,如同溪流汇入深潭,在他心中沉淀,不再轻易泛起涟漪。他牢记程昱的警告,不再主动探寻,只是被动地接收、记忆、分析。他像一块真正的砥石,沉入水底,默然承受着上方流动的暗涌。
是夜,徐元来访。两人依旧在陈暮的小院中,对坐饮酒。
徐元带来了些许外界消息:“今日听闻,议郎赵彦因‘评议时政,言语失当’,被罚俸三月,闭门思过半月。”
陈暮执杯的手微微一顿。程昱的动作好快!这看似不痛不痒的惩戒,实则是敲山震虎,也是将赵彦暂时排除出权力中心。
“元直兄可知,赵议郎评议了何事?”
徐元摇头:“语焉不详。不过,近日许都风声似乎紧了些。明远,你在司空府,当更加谨慎。”
“嗯。”陈暮点头,为徐元斟满酒,“只是处理些文书罢了。”
徐元看他一眼,知他不愿多言,便也不再追问,转而说起尚书台的趣闻。月光如水,老梅静立,仿佛白日的一切惊心动魄,都未曾发生。
送走徐元后,陈暮独立院中。罚俸、禁足…这只是开始。程昱的网已经撒下,而自己,在无意间,或许已成为触碰那网的一缕微风。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是皇宫的方向,也是董承府邸所在的方向。许都的夜,静谧而深沉,不知掩盖了多少秘密,又酝酿着怎样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