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69章 三线弈局

第569章 三线弈局(2/2)

目录

“合情合理。”陈砥毫不犹豫地答应。这笔交易,值!“千金稍后奉上。至于人情,陈砥铭记于心。”

老者满意地点点头,又道:“另外,附赠都督一个消息。那伙在巴东与罗宪冲突后消失的神秘人,我们查到点眉目,他们似乎……与永昌郡西南方向的那些神秘商队,有些关联。其最终目的,恐怕并非简单的搅乱边境。”

永昌郡西南?又是那里!陈砥想起了李严方面也曾提及过类似的消息。难道司马懿的触手,真的已经伸到了那么遥远和偏僻的地方?他想干什么?

送走“涧”组织的老者,陈砥独自在书房内沉思。北方的“鹰巢”如同骨鲠在喉,南方的永昌谜团又添新的疑云。司马懿的布局,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深远和宏大。

直接派兵捣毁“鹰巢”?不现实,那是魏国境内,且深入北疆,风险太大。

将情报透露给曹魏朝廷?且不说曹叡能否相信,就算相信,以司马懿如今权倾朝野的态势,也未必能奈何得了他,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似乎,暂时只能隐忍,只能继续加强自身,等待时机。

但陈砥不甘心。他知道,被动防御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或许……可以借力打力?”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司马懿可以利用胡虏,我为何不能?虽然直接联络胡部风险巨大,但……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给“鹰巢”制造一些麻烦?比如,让那些与司马懿并非铁板一块的乌桓残部,或者对“鹰巢”心存忌惮的鲜卑其他部落,知道这个据点的存在和它的真正作用?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危险。操作稍有不当,就可能引火烧身。

陈砥陷入了长时间的权衡之中。

就在陈砥为北疆之事绞尽脑汁时,江东的东线,久违的战鼓声再次擂响。

合肥新城外,烟尘蔽日。魏国青徐都督胡质,奉司马懿之命,率军三万,号称五万,大举南下,直逼合肥!与此同时,魏征东将军王凌亦从寿春方向出兵策应,摆出一副欲与江东决战于淮南的架势。

建业,吴公府。

陈暮召集庞统、徐庶、陆逊等重臣紧急议事。

“司马懿老贼,果然不甘寂寞!”陈暮看着军报,冷哼一声,“北疆暂稳,便又来打我江淮的主意!伯言,情况如何?”

陆逊神色从容,禀报道:“吴公,胡质、王凌来势虽凶,然观其兵力部署,仍以试探、牵制为主,意在迫使我主力集中于江淮,无力他顾,以策应其幽州阴谋及蜀汉南中之乱。臣已令朱桓、留赞严守巢湖各隘口,邓艾督合肥新城防务,依托坚城,挫其锐气。彼远来,利在速战,我据险而守,以逸待劳,待其师老兵疲,方可寻机反击。”

庞统补充道:“伯言所言甚是。司马懿此乃阳谋,明知难下合肥,仍要大张旗鼓,无非是想将我军牢牢钉在江淮。然,我江东水军强盛,补给畅通,只要合肥新城不失,淮南无忧。倒是可借此机会,进一步锤炼各军守城之战力。”

徐庶则道:“司马懿此举,亦从侧面印证了幽州‘鹰巢’之事关系重大,否则他不会如此大动干戈,在东线发起伴攻,以分散各方注意力。主公,荆西、蜀中方向,需更加警惕。”

陈暮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司马懿想牵制我军,那我便偏不让他如愿!传令:江淮各军,依陆逊之策,稳守反击,不得浪战!另,令吕岱加强交州防务,警惕蜀南溃兵或魏国细作渗透。再令朱据水军,巡弋长江口,确保粮道无恙!”

他顿了顿,看向西方:“至于荆西……相信叔至能应对自如。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自身,静观其变。司马懿越是急切,越是说明他别有所图!我们只需以静制动,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洛阳,大将军府。

司马懿听着来自江淮、荆西、南中等各方面的战报汇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胡质、王凌已兵临合肥,陆逊坚守不出。”司马师汇报着东线情况。

“嗯,牵制住江东主力即可,不必强求攻城。”司马懿澹澹道。

“荆西陈砥,编练蛮兵,加强防务,似无北顾之意。南中叛乱,诸葛亮采取守势,李严依旧称病。”

“都在意料之中。”司马懿手指轻轻敲着扶手,“陈砥小儿,能稳住荆西已属不易,暂时无力他顾。诸葛亮病体缠身,内有李严掣肘,外有南蛮作乱,能维持现状已算难得。李严……哼,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父亲,那‘鹰巢’……”

“‘鹰巢’之事,暂且按兵不动。”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江东‘涧’组织既然已经插手,陈砥必然知晓了内情。但他无力北上,曹叡那边……暂时也不能让其知晓。现在一动,不如一静。让‘鹰巢’继续运转,让那些工匠加紧打造。我们需要更多的储备。”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前,目光掠过江淮,掠过荆西,掠过南中,最终落在了益州最南端的永昌郡。

“永昌西南……通往深毒的古道……据说前朝曾有一条商路,可绕开江东,直通海外。”司马懿喃喃自语,“若能将这条古道重新打通,或许……能为我大魏,找到一条不受制于人的财路和退路。”

他转过身,看向司马师:“告诉我们在南中和永昌的人,继续探查,不惜代价。必要的时候……可以给李严多一点‘甜头’,让他把水搅得更浑一些。”

“孩儿明白!”

司马懿重新坐回位置,闭上眼睛,仿佛老僧入定。天下这盘大棋,他落子从容,布局深远。江东的陈暮、诸葛亮,荆西的陈砥,蜀中的李严,乃至北方的胡虏,都只是他棋局上的棋子。他相信,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最有耐心、最善于布局的弈者。

而此刻,远在夷陵的陈砥,也刚刚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他铺开纸笔,开始给“涧”组织写信。他不能直接攻击“鹰巢”,但他可以散播消息,可以让乌桓人、让鲜卑其他部落,知道“鹰巢”的存在和威胁。他要给司马懿的幽州布局,埋下一颗不稳定的种子。

乱局如弈,每个人都在竭力争夺着那微妙的先手。而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博弈下,悄然孕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