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铁院 > 第63章 人心向背

第63章 人心向背(2/2)

目录

王铁山的铁匠铺缺炭,几个流民主动扛着锄头去后山砍树,说“铁匠师傅打箭头护咱们,咱们也得帮衬”;李郎中的药材不够,有妇女翻出陪嫁的银簪,说“拿这个去换药,伤员不能等”;甚至连孩子们,看到护卫队训练辛苦,会偷偷把攒的野果子放在校场边,跑得远远的,怕被发现。

有次夜里下大雨,偏院的窝棚漏雨,几个青壮没等招呼,自发扛着茅草去修补,浑身淋透了也没喊一声——他们说:“漏了咱一起修,这是咱的窝。”

人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聚起来的。

没人再提“刘家大院”,都叫“刘家堡”;没人再分“刘家人”和“流民”,见面都喊“张大哥”“李婶”;甚至连刘江的称呼,也从“刘少爷”慢慢变成了“刘头领”——不是因为敬畏,是因为认同。

他们知道,是这个年轻的头领,带着人修墙挖沟,挡住了流寇;是他让人做火箭、造抛石机,吓退了勒索的溃兵;是他立了册子、定了贡献点,让大家有饭吃、有活干,不用再像无根的草一样飘着。

这天午后,刘江去工匠坊看新做的火箭。刚走到门口,就见王铁山正拿着个新打出来的铁矛头,对学徒说:“打磨得再亮些!这是给护卫队换的,刘头领说了,枪尖利一分,弟兄们就安全一分。”

路过校场,赵忠正手把手教一个新兵握枪,嘴里念叨:“重心沉下去,别慌——刘头领说了,枪阵不散,咱们就守得住。”

走到田埂边,那个张家口来的老汉看到他,直起腰笑了:“刘头领来啦?你看俺种的菠菜,发苗了!等长大了,给护卫队送些去!”

刘江笑着点头,心里暖烘烘的。他知道,自己的权威不是靠“刘家家主”的身份,也不是靠刀枪威慑,是靠这一天天的安稳,靠这“有饭吃、能活着”的实在,一点点攒起来的。

夕阳西下,堡内升起炊烟,训练的喊杀声停了,工匠坊的打铁声也歇了。人们端着粗瓷碗,蹲在窝棚门口吃饭,孩子们在旁边追逐嬉闹,偶尔传来几声笑。

墙外,是流寇横行、骑兵肆虐的乱世,是人命如草芥的地狱;墙内,虽艰苦,却有秩序、有安全、有烟火气,像一片被遗忘的桃源。

刘江站在堡墙上,望着这一切。他知道,人心向背,是乱世里最坚实的堡垒。只要这人心不散,这秩序不乱,哪怕将来蒙古骑兵真的杀到城下,哪怕再遇到更凶悍的敌人,他们也有底气——不是靠他一个人,是靠这四百多口拧成一股绳的人,一起守下去。

晚风掠过墙头,带着饭菜的香气和孩子们的笑声。刘江握紧了腰间的刀,眼神平静而坚定。这刘家堡,早已不是他一个人的堡垒,是所有人的家。而他,是这个家的守护者。这就够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