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暑期补习班的“另类讲师”(2/2)
开学第一天,活动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来的基本都是附近学校的高二学生,一个个眼神里充满了对学霸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主要是对分数的渴望)。
陈默站在那块斑驳的黑板前,看着世为人,第一次当老师,居然是从高中生教高中生开始…这感觉,有点奇妙。”
他轻咳一声,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他直接切入正题:“大家好,我是陈默,废话不多说,咱们今天来讲讲数学怎么抢分。”
他拿起粉笔,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课本,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树状图。
“很多人觉得数学难,是因为你们看到的是一棵棵乱七八糟的树,看不到整个森林,比如函数这一块,说白了,就是这几种…”
他飞快地画着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网。
“记公式头疼?我教你们用段子记!比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记不住?想象一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像个不像孙悟空七十二变还得看玉帝老儿的脸色?”
台下发出一阵哄笑,气氛瞬间轻松了不少。
“还有这种大题,”陈默敲着黑板上一道经典例题,“出题老师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想让我们好好过年…啊不是,是想考察我们的转化思想。你看,这里挖个坑,那里设个障,但套路就那几种,我们反过来看,就能找到命门…”
他讲真题,分析出题人思路,总结套路技巧,语言幽默犀利,还时不时夹带点后世才有的网络梗和吐槽。
学生们都听傻了!他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课!老师不都是照本宣科吗?怎么还能这么讲?又好玩又清晰!好像…好像数学真的没那么可怕了?
连坐在后面“压阵”的林薇,一开始还抱着挑刺的态度,听着听着,表情也从怀疑变成了惊讶,最后陷入了沉思。
她不得不承认,陈默这种跳出课本框架、直击本质的讲法,确实…有点东西!
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围上来问问题,陈默也耐心解答。
李伟负责分发复印的讲义(这也是额外收费项目,美其名曰“资料费”),忙得满头大汗。
后面的英语和语文时间,林薇上场。
她虽然不像陈默那样满嘴跑火车,但基础扎实,讲解清晰,尤其善于总结作文模板和阅读技巧,同样赢得了学生们的敬佩。
一天课程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个个都觉得这四块钱花得值!
“陈老师讲得太好了!我终于知道辅助线该怎么想了!”
“林老师总结的作文模板真有用!”
“明天我还来!”
听着这些议论,李伟与有荣焉。
林薇虽然嘴上还是说“哼,算你有点小聪明”,但眼神里的认可却藏不住。
陈默数着今天收到的学费——足足八十块!内心狂喜:“知识就是财富!古人诚不欺我!这比卖衣服轻松多了!还不用躲市容!”
“陈老师”的补习班名声迅速传开,甚至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慕名而来。
活动室都快坐不下了。陈默不得不严格控制人数,保持小班教学质量。
于是,1990年安州市的这个夏天,在一间简陋的街道活动室里,一个重生的社畜,用他超越时代的学习方法和满嘴的吐槽,意外地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另类讲师”,悄然改变着许多人对学习的看法。
而他的财富积累之路,也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