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 第96章 信息高速公路与小数点战争

第96章 信息高速公路与小数点战争(2/2)

目录

“信息高速公路?用户体验?尽是些华而不实的概念!”他一边核对着一串冗长的数据,一边在心里嗤之以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最基本的数据要是错了,再好的概念也是空中楼阁!”

抱着一种近乎“找茬”的心态,他开始格外“关注”陈默提交的那些报告草稿和初步方案。

他用一种福尔摩斯查案般的细致,逐字逐句地审阅,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引用,都不放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天后,在一份关于各省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存量预估的报告草稿中(这份草稿是陈默熬夜赶出来的),李卫东锐利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处表格上。

那是一个关于某中部省份大中型计算机数量的预估数据。

陈默引用的来源是一份该省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是“约123.45台”。(注:此数据为虚构)

李卫东眉头紧锁,他隐约记得自己之前整理过的另一份资料里,这个省份的数据似乎有所不同。

他立刻起身,几乎是小跑着来到资料柜前,翻找了足足十分钟,终于找出了一份来自该省统计局的内部简报。

核对之下,简报上的数据是“约123.39台”!

小数点后第二位不一样!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0.06台的差异,在宏观预估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确实是的一个错误!引用源不同导致的数据偏差!

紧接着,他又发现了一处引用文献的页码错误——陈默引用的一篇英文文献,标注的页码是第25页,但实际内容应该在第26页。

李卫东的心脏砰砰直跳,一种混合着发现真相的兴奋和“果然如此”的快感涌上心头。

他拿起笔,仔细地将这两处错误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本上,字迹因为激动而略显潦草。

他拿着记录本,深吸一口气,走向了张建国处长的办公室。

他没有选择直接去找王明远,也没有当众嚷嚷,而是向自己的直接主管汇报。

“处长,我们组在核对前期资料时,发现陈默同志提交的那份预估报告里,有一些...嗯...非常微小的小瑕疵。”

李卫东低着头,声音平静,甚至带着点谦卑。

“哦?什么瑕疵?”张处长放下手中的文件。

“一处是关于h省计算机数量的数据,引用源不同有极细微的出入;另一处是一篇外文参考文献的页码标注错了。”

李卫东将记录本递过去,特意强调了“我们组”和“非常微小”。

张建国处长看了看,点点头:“嗯,卫东同志,工作很细致嘛,很好,这种严谨的态度要保持,小错误也是错误,尤其是在基础数据上,我会让陈默注意的。”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卫东谦逊地说完,退出了办公室。

关上门的那一刻,他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没有想象中的畅快,反而有点空落落的。

他并没有指名道姓地强调是陈默的个人错误,也没有居功,但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了。

张建国处长随后确实找到了陈默,很委婉地提醒他引用数据要更加注意来源一致性,核对要更细致些。

陈默先是一愣,接过处长手里的记录纸条,看到那被圈出的两个“微小”错误时,后背瞬间惊出一层冷汗。

内心oS:“我靠!小数点后第二位?!这特么是哪个大神揪出来的?这眼力是拿显微镜看报告的吗?幸好发现得早,这要是交到司领导那里,虽然不至于挨批,但一个‘不够严谨’的印象是跑不了的!刚立起来的‘靠谱青年’人设差点崩了!”

他没有试图辩解,而是立刻诚恳道歉:“谢谢处长提醒!这是我工作的疏忽,太不应该了!我马上核对修正!也请您代我谢谢发现问题的同志,真是太负责了!”

下午的项目组内部小结会上,陈默特意拿出了修正后的报告版本,首先做了自我批评:“各位领导,同事,非常抱歉,在我之前提交的报告中,由于我的疏忽,出现了两处细微的数据和引用错误,虽然不影响整体结论,但这暴露了我工作中不够细致的问题。

我已经进行了修正,同时,我要特别感谢负责资料核对的同事,你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避免了我可能犯下更大错误,为我们项目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谢谢大家!”

他说这番话时,目光真诚地扫过全场,最后在李卫东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李卫东没想到陈默会公开道歉并表示感谢,一时有些愕然,下意识地避开了目光。

众人纷纷表示“小问题难免”、“态度很好”,会议继续进行。

但散会后,李卫东心里却更加憋屈和烦躁了:“公开感谢?‘你们’?虚伪!太虚伪了!明明是我一个人发现的!他肯定恨上我了,这是故意用高姿态来恶心我吧?说不定还在心里骂我斤斤计较、吹毛求疵!”

而另一边,赵国庆副处长合上他的小本子,上面又多了一条关于陈默的“罪状”:工作不细,略显浮躁,需加强基础严谨性(虽有认错态度,然错误本身不应发生)。

他觉得自己又掌握了“狙击”陈默的一颗子弹。

陈默看着李卫东快速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摸了摸鼻子,内心吐槽:“这哥们儿...怎么感谢他还一副被我坑了的表情?难道我感谢的姿势不对?清华学霸的脑回路都这么清奇吗?唉,这项目组的人际关系,感觉比tcp\/Ip协议还复杂啊...”

项目在磕磕绊绊中向前推进,技术的宏图与人性的微澜在这间办公室里交织,预示着未来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