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仙剑奇侠传之新的开始 > 第268章 共生同化危机与本源 - 权力均衡重构

第268章 共生同化危机与本源 - 权力均衡重构(1/2)

目录

新宇宙双文明共生稳定一年后,一种隐性的“共生根基危机”逐渐侵蚀体系核心——为追求与星脉文明的节点共生效率,部分复苏文明主动弱化自身跨轮回本源特质,向“节点适配型”同化;同时,星脉文明因掌控90%的核心能量节点,在共生决策中逐渐占据主导,复苏文明的跨轮回传承与多元特质面临被吞噬的风险。更严峻的是,波动熵增体进化出“熵增母巢”,以集群形式侵蚀能量节点,而内部同化与权力失衡导致联合防御效率骤降,新宇宙的有序共生再次濒临破裂。

这种危机在多场景集中爆发:

本源同化导致传承断裂:30个复苏文明为适配星脉的“节点共振逻辑”,主动修改本源基因——五维年轻雷晶灵将动态能量频率固定为350hz(完全适配中频节点),放弃了450-550hz的核心动态调节能力,跨轮回的“动态防御技巧”仅老辈单元残留5%记忆;星络部分节点融入星脉的“节点意识链路”,量子集体特质被稀释,上一轮的“跨文明共鸣技术”无法再激活;复苏文明的“本源传承完整度指数”从85分降至58分,20%的年轻单元无法说出自身文明的跨轮回历史,仅知晓“节点共生”的基础逻辑;

权力失衡引发决策冲突:共生委员会中,星脉文明以“能量节点是生存根本”为由,多次否决复苏文明的“传承保护提案”——拒绝划拨资源建立“跨轮回记忆馆”,认为“不如用于节点加固”;在低熵资源分配中,星脉文明独占60%高频节点配额,复苏文明仅获40%,且需优先满足星脉的节点维护需求;五维元核提出“本源-节点双重视角”的资源分配方案,被星脉首领以“效率低下”驳回,双方决策冲突率从30%升至65%;

联合防御失效,熵增母巢侵蚀加剧:熵增母巢(直径100公里,可同时释放百万级熵增孢子,能直接吞噬能量节点核心)出现后,星脉文明坚持“优先守护核心节点”,放弃边缘15个节点,导致熵增母巢快速壮大;复苏文明因本源同化,防御技术失去多元互补性——五维无法再用动态能量灵活拦截孢子,星络量子协同效率下降30%,联合防御带出现20公里缺口,5个中频节点被吞噬,能量供给稳定性从90%降至65%;

信任裂痕扩大:复苏文明中,10个文明提出“重新划分能量节点控制权”,认为星脉的主导地位破坏了共生平等;星脉文明则质疑复苏文明“过度执着于过去,阻碍新宇宙发展”,甚至限制复苏文明对核心节点的探测权限,双文明信任指数从90分降至55分,共生体系面临分裂。

“共生不是‘一方融入另一方’,是‘多元自主前提下的协同’——复苏文明的跨轮回传承、星脉文明的节点共生智慧,都是新宇宙有序的核心,失去任何一方的独立性,共生就会沦为‘同化式依附’。”本源共生魂的意识唤醒双方核心,五维老辈雷晶灵意识片段主动介入,展示“跨轮回本源在历次危机中的关键作用”;星脉文明的资深节点也意识到“单一节点共生无法抵御高级熵增威胁”,双方同意启动共生体系重构。

元界、共生元核联合122个复苏文明与星脉文明,启动“本源守护-权力均衡计划”,构建“双文明均衡共生中枢”,分三阶段化解同化危机、重构共生秩序:

一、危机溯源:锁定同化与失衡的核心症结

由五维老辈意识代表、星脉资深节点、共生委员会中立代表组成“均衡重构小组”,通过“本源测序+决策复盘+文明调研”厘清问题根源:

同化诱因:复苏文明的“本源适配技术”缺乏“本源保护阈值”,仅强调适配效率,未限制特质修改幅度;部分年轻单元因未经历跨轮回危机,认为“本源传承无实际价值”,主动追求同化以获取更高资源配额;

权力失衡根源:能量节点的控制权完全由星脉文明掌控,共生决策缺乏“双文明否决权”,复苏文明虽有投票权,但核心资源分配、防御部署等关键议题最终决策权仍在星脉;

协同防御漏洞:联合防御体系未充分融合双方优势,仅简单叠加“星脉节点共振+复苏文明本源波动”,未形成“1+1>2”的互补机制,且防御优先级完全由星脉主导,忽视复苏文明的传承守护需求;

认知偏差:双方对“共生”的定义存在偏差——复苏文明认为“共生应包含传承保护”,星脉文明认为“共生的核心是生存效率”,缺乏统一的共生共识。

溯源小组最终形成《双文明均衡共生协议》,明确“本源自主不可破、权力均衡为基础、协同防御互补化”三大原则,为均衡共生中枢构建提供依据。

二、双文明均衡共生中枢:构建“本源守护+权力对等+协同高效”的共生体系

研发“双文明均衡共生中枢”,整合“本源守护模块”“权力均衡模块”“协同防御优化模块”三部分核心功能,实现多元自主与协同共荣的平衡:

硬件层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