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昭昭的师父(1/2)
吃饭啦!”
陆祈安听见声音,将裤角放了下去,努力忽略腿上的不适,推开门走了出去。
院子里有两个饭桌,这会儿都坐得满满当当。
俗话说父母在,不分家,现在陆家一大家子都在一块吃用。
陆老头和周氏一辈子生了六个子女,活下来五个,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女儿早些年就嫁出去了,大女儿是远嫁,极少回来,小女儿嫁在邻村,过年过节时会回家。
陆老大名叫陆伟业,妻子是小周氏,小周氏是周氏的娘家侄女,干活的一把好手,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陆老二就是陆祈安的爹,名叫陆志成,娶妻宋氏,生了三个女儿,再加上陆祈安。
陆老三名叫陆明辉,娶妻柳氏,生了个两个女儿。
陆祈安往桌上扫了一眼,闻着空气里的香味,咽了咽口水。
因着农忙,最近吃得比以往好很多。
这么大的工作量,在外面顶着大太阳干活,肚子里没油水不行。
哪怕是最穷的人家,这两天都会吃干的。
周氏也拿出腊肉,数着人头擦着边切下来几块,在热锅里煎出油水,再打几个鸡蛋下去,放点盐,倒上满满一大锅的水。
素菜就是一大盆炖南瓜和凉拌萝卜丝。
另外还蒸了糙米饭,里面加的东西从米糠换成了豆叶,好下咽多了,起码没那么剌嗓子。
周氏先给陆老头,自己,还有三个儿子盛饭,每人打了满满一碗汤,里面还有一片腊肉和几块鸡蛋,再加上一大碗冒尖的糙饭。
然后轮到三个儿媳,也是每人一碗肉汤,但是没了腊肉,鸡蛋只有一两块散的,一平碗的糙饭。
其次是几个孙子,每人半碗肉汤,上面飘着零星的蛋花,看年纪分糙饭,大的一平碗,小的半碗。
至于孙女,要看表现和能力,比如今天跟着去割稻子的大丫头桃花,分到小半碗肉汤和大半碗的糙饭。
其他女孩儿就没有肉汤了,一人半碗糙饭,就着桌上的两个素菜吃。
吃不饱?那是正常的,哪家能放开肚皮吃。
这还算是陆家地多,几个儿子又能干,陆老头会做木工活,这才能在农忙的时候吃上这些。
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得全家喝稀的,一天到晚肚子里的水都打晃。
分完饭,周氏坐下,陆老头说了一声开饭,全家人才动了筷。
陆祈安沉默的吃着属于自己的饭,他奶周氏这手比食堂阿姨稳多了,分得又快又准。
他一开始也不适应这种分饭的模式,抗议了几次,结果被揍了一顿,饿了两天就老实了。
饭桌上没人说话,忙着扒饭,夹菜。
虽然快,但都很有规矩。
要说陆家往前数几代,也是出息过的,算是耕读之家。
陆家在清河村是大姓,现在清河村里还有陆家的宗祠。
祖宗还留下话说了,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
所以哪怕清河村现在全是泥腿子,还是有好几个去念书的孩子,都是家里咬着牙供的。
陆修文就是其中一个。
陆祈安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把碗里的饭吃完了。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放下了碗,正要去各忙各的,陆老头敲了敲主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