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1/2)
皇宫,御书房。
明亮的烛火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可气氛却比殿外的寒夜还要冰冷几分。
皇帝周恒面沉如水地坐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镇纸,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骇人的风暴。
下方,大理寺卿孙铭正躬身站着,将今日审理陆家一案的卷宗,恭恭敬敬地呈了上来。
“陛下,罪臣陆明哲、白氏等人,已验明正身,杖责之后,收押天牢,听候陛下发落。”孙铭的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一丝心惊。
他今天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这位平日里看起来对二皇子不闻不问的陛下,护起短来,到底有多么不讲道理。
那道“形同谋逆”的圣旨,至今还让他的后心发凉。
周恒没有去看那卷宗,他今天下午就已经通过暗卫,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当他听到暗卫回报,说昭昭在大堂之上,掀开衣袖,露出满身伤疤的时候,这位经历了无数风浪,亲手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皇路的铁血帝王,眼眶第一次红了。
他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孙女,那个他亲口封的,能福佑大周的祥瑞,竟然……竟然被人当成畜生一样对待!
那一刻,周恒心中涌起的杀意,比当年在玄武门前,面对兵戈相向的亲兄弟时,还要浓烈百倍!
他恨不得立刻下令,将陆家满门抄斩,诛其九族!
可他不能。
他是皇帝。
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周的法度。
他可以动用雷霆手段,将陆家按死在一个“构陷皇亲”的罪名上。
但若是真的为此而行灭门之举,必然会引起朝野动荡,让那些言官御史抓住把柄,攻讦他“为私情而废国法”。
这对他“以仁孝治天下”的声誉,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太子那边,最近似乎有些不太安分。
周恒的眼神微微眯起,手指无意识地在镇纸上摩挲着。
他知道,他今天对周承璟和昭昭表现出的过度偏袒,已经让某些人感到了威胁。
太子周承乾,他这个嫡长子,虽然品性端方,能力尚可。
但心胸……终究是小了些。
这些年,看着自己对承璟的“放纵”,他心里怕是早就积满了不满。
如今,承璟身边又多了个被自己如此看重的昭昭,太子心中的警铃,恐怕已经响彻了云霄。
陆家这件事,处理得太重,会授人以柄;处理得太轻,又难消他心头之恨,更会让天下人觉得,皇家可欺。
这个度,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
就在周恒沉思之际,殿外传来太监的通传声。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来了。
周恒的眼底闪过一丝意料之中的冷光,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让他进来。”
很快,身穿明黄色太子常服的周承乾,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了甘露殿。
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对周恒行了大礼:“儿臣参见父皇。”
然后又对一旁的孙铭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平身吧。”周恒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这么晚了,你来做什么?”
周承乾直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和恭谨:“儿臣听闻了白日里陆家之事,心中惶恐,特来向父皇请安。”
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恒的脸色,继续说道:“儿臣知道,陆家做出此等猪狗不如之事,父皇心中定然是雷霆震怒。只是……”
“只是什么?”周恒的语气依旧平淡。
周承乾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
躬身一拜,朗声道:“只是,儿臣以为,陆家虽然罪大恶极,但罪不至死,更不应牵连满门。”
“若因此案而将陆家满门抄斩,恐有损父皇仁德之名,更会令天下臣民,非议朝廷法度!”
这番话说得,可谓是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孙铭在一旁听得眼皮直跳,心里暗骂了一声“蠢货”。
你以为你是在为国法仗义执言?
你这分明是在往陛下的心口上捅刀子!
没看到陛下正为这事儿烦心吗?你这不是上赶着来触霉头?
果然,周恒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