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无名女侠(1/2)
璃月港----飞云商会
天一来到飞云商会时,日头正好。金色的阳光透过层叠的琉璃瓦,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远远地,她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倚在朱红大门旁,一袭青衫,手执书卷,正读得入神。
微风轻拂,掠过庭前的柳树,发出沙沙轻响,几片叶子翩然落下,有一片恰巧停在他手中的书页上,他却浑然不觉。
行秋看得那样专注,连天一的脚步声临近都未曾察觉。
直到天一在他面前站定,含笑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二小姐今天没在练字呀?”
行秋被这突然响起的声音惊得手一抖,书卷险些滑落。
他抬起头,见是天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松了口气,无奈地笑道:“是天一啊,你怎么来了?”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沉稳。
“想来向你打听件事。”天一直言来意,随后将远黛的情况娓娓道来。
行秋凝神听着,指尖无意识地轻叩书脊,发出规律的轻响。
他沉吟片刻,方才开口,语气中带着学者般的审慎:“嗯......单从描述来看,可供参考的线索实在有些少,我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说对。”
“没事没事,你但说无妨。”天一连忙道,眼中满是期待。她知道行秋虽年纪尚轻,却博览群书,尤其对璃月各地的民间传说和江湖轶事了如指掌。
“若只论年纪和气质,我倒是想起一位曾在许多武侠小说中客串出现的「无名女侠」,似乎对得上号。”
行秋眸光微转,似是陷入回忆的长河。他微微侧身,让阳光洒在书页上,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显示主人曾经多么用心地研究过这些故事。
“相传约莫五十年前,璃月曾逢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情之严重,堪称百年之最。”行秋的声音渐渐低沉,仿佛将人带回到那个艰难的年代,“持续三年滴雨未降,大地龟裂,禾苗枯焦,连璃月港的水位都下降了许多。那位无名女侠便是在那时现身世间,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师承何派,只知道她武艺超群,心地善良。”
他顿了顿,继续讲述,眼中闪烁着对那个传奇时代的神往:“她独自行走于干裂的大地上,清剿因干旱而狂躁的妖邪,扫平趁乱而起的盗匪团伙。据说她曾在一天之内连续端掉三个匪窝,救出上百名被掳的百姓。又传说她夜行八百里,只为将一个重病的孩童送至不卜庐求医。民众对她交口称赞,却始终无人知晓她的姓名来历。”
行秋的讲述栩栩如生,仿佛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更令人称奇的是,据说她起初独来独往,后来在一次除魔行动中,与一位志同道合的天衡方士相遇。那位方士姓顾,单名一个云字,虽年纪轻轻,却在方术一道上已有大成。二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从此并肩作战,被世人视作神仙眷侣。”
“旱灾结束后,女侠便与顾方士一同归隐江湖,寄情山水,过上了寻常生活。从此,世间只留下关于她的种种传说。”行秋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早年声名赫赫,最后却下落不明——这一点与你所说的远黛女士颇有几分相似,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天一闻言不禁赞叹:“不愧是二小姐,真是博学多闻。连这么久远的传说都如此了解。”
行秋谦逊地摆摆手,唇角扬起一抹苦笑:“哪里哪里,我不过是闲暇时翻些杂书,凭兴趣稍加考证罢了。家父总说我读这些闲书是不务正业,却不知这些故事中往往藏着真实的历史片段。”
“那......二小姐可知道,那位无名女侠年轻时都去过哪些地方吗?”天一追问道,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显露出内心的急切。
行秋垂眸思索片刻,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庭前的风忽然大了一些,翻动着他手中的书卷,发出哗哗的声响。
“若以那些小说为据,”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而清晰,“无名女侠的出场总绕不开三个地方:望舒客栈、绝云间北,以及庆云顶。”说到这里,他忽然轻笑一声,“说起来倒是巧,这三个地方都处在璃月地势较高之处,或许与当年旱灾时这些地方尚且保留着一丝生机有关。”
他继续详细解释道:“望舒客栈地势高耸,视野开阔,是当年许多侠士聚集之地。据说无名女侠常在那里歇脚,有时会接一些护送商队的委托。绝云间北一带山势险要,盗匪横行,是她经常活动的地方。而庆云顶......”行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神秘的光彩,“那里接近仙境,传说无名女侠在那里有一处隐秘的修炼之所,偶尔会指点一些有缘人武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