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玉京风云,司天监考(上)(2/2)
辩药?【通幽之眼】或许能派上用场。
古文?他来自另一个世界,对此界古文一窍不通。
异闻…他脑海中可是装着另一个世界的无数知识,以及天棺、寂灭、系统等惊天秘闻,虽然不能直接说,但眼界和认知绝对远超常人!
或许…可以试试这“杂学”科?风险大,但一旦通过,可能更容易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
打定主意,他走到报名处,在负责登记的小吏诧异的目光中,在“报考科目”一栏,填下了“杂学”二字。
那小吏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表格,嘟囔了一句:“又一个想走偏门的…”,但还是盖上了章,递给他一个写着“丙字柒佰叁拾号”的木质号牌。
“三天后辰时,准时到西校场参加初试,过时不候。”
拿着号牌,张玄心离开了观星楼。
接下来三天,他足不出户,在据点内全力修炼恢复,同时仔细梳理着自己可能用到的“杂学”知识。
三天时间转眼即过。
考核之日,西校场人山人海,足足有数千名修士前来参加初试,场面浩大。修为测试和心性考核同时进行。
修为测试很简单,将手放在一块“测灵石”上,注入灵力即可。张玄心控制着输出,勉强让测灵石发出了代表“凝液初期”的微弱蓝光,算是低空掠过。
心性考核则是在一座幻阵中进行,考验修士的意志力和心性。这对经历过天棺寂灭和邪神意志侵蚀的张玄心来说,更是小儿科,轻松通过。
最终,数千人经过两轮筛选,只剩下不到五百人进入下午的专业技艺考核。
考核按科目在不同区域进行。报考“杂学”科的人最少,只有稀稀拉拉二十几人,被带到了一间宽敞的偏殿内。
偏殿中央,坐着三位身穿司天监袍服、气息渊深的老者,显然是本次的考官。两侧站着几名执事弟子。
一名主考老者目光扫过台下这二十几个“偏才”,淡淡道:“杂学一科,包罗万象,无有定规。考核方式也简单,老夫三人会轮流提问,尔等作答。答不出或答错无妨,但需展现出尔等所长。现在开始。”
考核开始,问题果然天马行空。
“西北荒漠有一种奇石,白日冰冷,夜间灼热,何解?”
“《山海异志》载,‘蜃龙吐息,幻化楼台’,其幻术根基在于何种能量?”
“上古‘云篆’与当今符箓,优劣何在?”
“若遇‘鬼打墙’,如何以最低消耗破之?”
问题涉及地理、生物、符文、实战技巧等等,千奇百怪。台下众人有的绞尽脑汁,有的对答如流,也有的瞠目结舌。
张玄心静静听着,大部分问题他也闻所未闻,但他并不慌张。
终于,轮到他了。
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者看向他,问道:“假设你发现一种未知邪祟,其力能侵蚀金石,畏火却喜水,形态不定,当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问题。
台下众人都看向张玄心,想看看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年轻人如何回答。
张玄心略一沉吟,平静开口:“首先,隔离观察,确定其侵蚀速度、范围及是否具备增殖特性。畏火喜水仅为表象,需探究其本质能量属性。可尝试以不同属性灵力试探,如庚金之锐、乙木之生、戊土之厚、丙火之烈、癸水之柔,观察其反应,寻找克制之道。若情况紧急,当以困阵先行禁锢,再以相克之力逐步消磨,切忌盲目使用大规模杀伤手段,以防其变异或扩散。”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不仅给出了应对步骤,更点出了“探究本质”和“防止变异”的关键,思路远超寻常修士的打打杀杀。
那提问的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点了点头,没有评价,示意下一位考官。
另一位胖乎乎、笑眯眯的老者问道:“若得一残方,仅余‘三阳草、无根水、百年石髓’三味主材,可能推演出其大致功效及缺失辅材?”
这是一个炼丹相关的问题,极其考验对药性的理解和推演能力。
张玄心虽然炼丹术一般,但【通幽之眼】对能量本质的洞察力极强。他闭目微微感应(假装思考),实则是在分析这三种材料的能量属性。
片刻后,他睁开眼道:“三阳草性烈,蕴纯阳之火气;无根水至纯,具润泽之性;百年石髓厚重,含大地之精。三者结合,阳烈需疏导,纯水需承载,石髓需活化。推测此方偏向于‘淬炼’、‘修复’之功,可能用于炼体或修复法器。缺失辅料,或需‘冰莲’、‘木心’等物中和疏导,或需‘兽血’、‘魂晶’引动活化。具体需实践验证。”
胖老者脸上的笑容更盛,小眼睛里精光闪烁,显然对这番推演颇为满意。
最后一位主考,是一位面无表情、气息冰冷的老妪,她盯着张玄心,突然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你可知,‘天外’为何?”
此言一出,偏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其他考生都莫名其妙,这算什么问题?
张玄心却是心中猛地一凛!
天外?她指的是什么?这个世界之外的虚空?还是…像他这样的“天外来客”?
这是一个陷阱?还是司天监真的在研究“天外”?
他瞬间警惕到了极点,但脸上依旧平静,沉吟片刻,谨慎答道:“晚辈愚见,‘天外’浩瀚,非我等所能尽知。或为星辰,或为异界,或为更高维度之存在。古籍有载‘天圆地方’,然观测星象可知星辰运转自有规律,或许我等所在,亦不过是无尽星海中一粟。司天监观星测象,想必对此已有深究。”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基于科学常识),又巧妙地把问题抛回给了司天监,同时暗示自己只是从古籍和星象中推测。
那冷面老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三位考官低声交流了几句。
最终,那主考老者开口道:“丙字柒佰叁拾号,张玄心,初试通过。三日后,参加复试。”
竟然通过了?
张玄心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拱手道:“多谢考官。”
其他落选者投来羡慕或不服的目光。
张玄心面色平静地走出偏殿,心中却远不如表面那么轻松。
“天外”之问,犹在耳边。
这司天监的水,恐怕比想象的还要深。
而他的复试,绝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