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61章 赵大海进交通厅——“闯”出来的门路与“谋”出来的转机

第61章 赵大海进交通厅——“闯”出来的门路与“谋”出来的转机(1/2)

目录

副县长赵大海是军人出身,性格火爆直爽,做事喜欢雷厉风行,最受不了拖泥带水和弯弯绕绕。

他负责的交通项目——青峰镇道路改造,是此次“找钱”任务中资金需求最大(预估超千万)、难度也最高的硬骨头。

他带着县交通局局长马楠,一路风风火火直奔省交通厅。

他们的目标明确:主攻公路处的农村公路科、掌握资金分配大权的计划处,如果可能,最好能直接见到分管副厅长。

省交通厅的大楼比农业厅更显威严,门口车水马龙,各地牌照的车辆昭示着这里的资源争夺战同样激烈。农村公路科科长办公室外,狭小的走廊里挤满了来自各县市的人,个个脸上都写着焦急。

赵大海和马楠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终于挤了进去。

农村公路科的科长姓刘,是个精干的中年人,显然见惯了这种场面。

他听完赵大海对青峰镇道路情况的介绍和改造请求,几乎没怎么翻看材料,就习惯性地摇头:

“赵县长,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省里对农村公路的补助资金是有硬杠杠的,主要支持纳入省道规划、或是重要的县级主干道、旅游公路的升级改造。”

“你们青峰镇这条路,按照现在的道路等级划分,连乡道主干线都勉强,最多算个村道连接线。”

“这个等级……唉,很难列入今年的计划盘子。就算勉强挤进去,省补资金也是杯水车薪,大头还得你们地方配套,你们连坞县的财政状况……”

刘科长话没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又是配套资金!赵大海感觉一股火直冲头顶,但他强压着,试图讲道理:“刘科长,路等级低是因为它一直没钱修啊!”

“这条路是青峰镇几万百姓出行的唯一通道,也是茶叶、山货运出来的生命线!路修不好,脱贫就是空话!”

“就不能特事特办?或者从其他口子想想办法?比如以工代赈?或者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先解决一部分也行!”

刘科长双手一摊,苦笑更浓:“赵县长,各项专项资金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审批流程,不是我一个小科长能变通的。以工代赈?那也需要项目先立项进入项目库。”

“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那是针对已有一定基础、需要进行安全提升的道路,你们那条路基础太差,很多地方连路基都不稳,不符合政策规定。”几句话,几乎把赵大海能想到的路子全堵死了。

赵大海不甘心,又拉着马楠直奔计划处。计划处的干部更是打惯了官腔,说话滴水不漏,反复强调资金如何紧张、审批如何严格、程序如何复杂,让他们先把材料放下,回去等通知研究,简直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一整天跑下来,颗粒无收,连个像样的口头承诺都没拿到。赵大海憋了一肚子火,脸色铁青地回到招待所。

“他娘的!这哪是办事的地方?简直就是铜墙铁壁!难道就这么灰溜溜回去跟叶县长说,咱没戏了?老子丢不起这人!”赵大海在房间里像困兽一样来回踱步,军用皮鞋踩得地板咚咚响。

交通局局长马楠在一旁愁眉苦脸地抽烟:“赵县长,交通厅一向是这样,资金盘子大,盯着的地方也多,规矩最死……”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赵大海猛地停下脚步,盯着马楠,“老马,你在交通系统干了这么多年,刨地三尺想想,厅里有没有能说得上话的老关系?退休的也行!哪怕只能递句话,探探口风!”

马楠冥思苦想,猛地一拍脑袋:“哎!有一位!以前主管公路建设的钱副厅长,前年刚退下来。这位老领导为人比较正派,以前我们老局长跟他还有点香火情,一起参加过培训。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说得上话。”

“管他呢!死马当活马医!赶紧想办法联系!明天我们就登门拜访!”赵大海一拍大腿,下了决心。军人作风,看准目标就要果断出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