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危机陡生,各展所长克时艰(2/2)
叶辰一拳砸在桌子上:“立即责令化肥厂停产整顿!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纪委介入调查环保领域的腐败问题!”
命令下达后,阻力接踵而至。
先是环保局长亲自来说情:“叶县长,化肥厂是县里的利税大户,直接间接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全部停产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接着是更多的说情电话,甚至来自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
最让叶辰意外的是,赵达功竟然直接来到了指挥部,一脸诚恳地表示愿意承担一切损失,但请求不要停产。
“叶县长,停产一天损失就是几十万啊!厂里几百号工人怎么办?”赵达功说得情真意切,“我保证立即整改,但请给条活路。”
叶辰冷冷地看着他:“赵总,如果你的工厂继续生产,下游几万群众的活路怎么办?那些因为污染而生病的老百姓的活路怎么办?”
赵达功讪讪而去,但眼中的怨毒没有逃过叶辰的眼睛。
在叶辰的强硬态度下,化肥厂终于全面停产。活性炭吸附坝也发挥了作用,水质逐渐改善,下游饮水危机暂时解除。
但纪委的调查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陆亦可向叶辰汇报:“环保局多个干部承认收受企业贿赂,违规发放排污许可证。但线索到副局长层面就断了,更奇怪的是,所有证词都出奇地一致,仿佛经过排练。”
叶辰沉思片刻:“你的意思是,有人提前串供?”
陆亦可点头:“而且有个别县领导可能牵涉其中,但证据不足。”
就在这时,王梓涵带来一个消息:罗建明提前结束党校学习,明天就要返回连坞县!
这个消息来得突然,打乱了叶辰的工作部署。他立即调整策略,让陆亦可加快调查进度,争取在罗建明回来前取得突破。
然而,对方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当天晚上,环保局的两个科长突然“主动交代”,但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切断了进一步调查的线索。
更蹊跷的是,赵宏达连夜离开连坞县,不知所踪。
“这是典型的断臂求生!”王梓涵分析道,“牺牲小卒,保护主帅。”
叶辰站在指挥部里,望着正在清理的污染现场,心情复杂。虽然揪出了一些蛀虫,但更大的鱼溜走了,污染造成的损害也无法完全挽回。
刘国栋轻声说:“叶县长,至少我们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生态灾难,保护了下游几万群众的饮水安全。”
叶辰点点头,但眉宇间依然凝重:“这次事件暴露的问题太深刻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道理说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陆亦可说:“因为利益。破坏环境获得的利益是具体的、即时的,而保护环境的效益是抽象的、长远的。”
王梓涵补充道:“还有监管的失灵。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形成利益共同体时,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
深夜,叶辰独自留在指挥部,撰写事件报告。他不仅如实记录了事故经过和处置情况,还深刻反思了事件暴露出的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理念偏差,重效益轻环保;二是监管严重缺失,可能存在腐败;三是应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设备和人员;四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干扰正常执法...
写完报告,天已经蒙蒙亮。叶辰走到河边,看着工人们还在清理污染现场,心中充满感慨。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连坞县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问题。也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每一个干部的担当和能力。
值得欣慰的是,在危机面前,刘国栋、王梓涵、陆亦可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展现出了一个坚强团队的战斗力。
但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利益网络和关系链条依然存在,随时可能反扑。
明天罗建明就要回来了,连坞县的政治生态将再次发生变化。这场环保风暴最终会走向何方?改革之路还能不能继续推进?
叶辰望着东方渐渐泛白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空气中还隐约带着一丝刺鼻的味道,提醒着这场危机尚未完全结束。
但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民、肩上有责,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连坞县的这场环境保卫战,只是更长道路上的一个开始。
回到办公室,叶辰在日记本上写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日之痛,当为明日之鉴。”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新的挑战也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