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报道之后(2/2)
省环保厅专门派工作组指导化肥厂污染治理;财政厅表示可以考虑支持连坞民生项目;甚至之前对光伏项目选址有异议的投资方,也主动联系表示可以重新商议。
林筱筱发来消息:“叶县长,节目反响很好。台里决定再做一期跟进报道,重点记录连坞解决问题的过程。您欢迎吗?”
叶辰回复:“一如既往,实事求是。”
报道带来的不全是正面效应。有些干部因为节目中点名批评而心怀不满;有些既得利益者因为曝光而暗中抵制;甚至有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叶辰“借助媒体抬高自己”、“炒作政绩”。
一天晚上,叶辰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叶县长,见好就收吧。媒体的热度总会过去,连坞还是连坞,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叶辰平静回应:“我从来不是为了个人热度。连坞的改革不会因为媒体的关注与否而改变节奏。”
压力之下,叶辰保持定力。他召开干部大会,明确指出:“媒体的关注是动力不是资本,是责任不是荣耀。我们要借势推动问题解决,而不是沾沾自喜或忧心忡忡。”
他亲自带队调研节目中提到的问题小区,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时间表;加快环保治理项目进度,要求每周汇报进展;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再提升,开展“微笑服务”培训...
一个月后,连坞县的变化有目共睹:问题小区改造启动,环保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林筱筱的跟进报道记录了这一过程,题为《回应与行动:连坞改革进行时》。
节目播出后,连坞经验真正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个市县组团来考察学习,专家学者前来调研总结。连坞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成了全省乃至全国基层治理的一个样本。
面对荣誉和关注,叶辰保持清醒。在又一次干部大会上,他提醒大家:“媒体的聚光灯终会移开,但群众的期望永远在那里。我们要做的是持续努力,而不是追求曝光。”
晚上,叶辰独自走在连坞的街道上。路灯明亮,街道整洁,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一位老人认出了他,拉着他的手说:“叶县长,谢谢您!连坞真的变好了!”
那一刻,叶辰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坚持都是值得的。媒体的报道会过去,荣誉和批评也会过去,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回到办公室,叶辰开始规划下一步工作。媒体的关注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连坞的改革不能停步,只能深化和拓展。
窗外,连坞的夜色宁静而美丽。叶辰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改革之路将继续延伸。而他,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因为民心如秤,称得出干部的分量;岁月如镜,照得见执政的得失。这一切,远比媒体的聚光灯更加持久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