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的局面(1/2)
林家夜宴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连坞县的政治圈层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尽管叶辰对此事守口如瓶,但官场自有其隐秘的消息传递渠道。
几天之内,连坞县的权力天平开始发生微妙倾斜。
周一早晨的县委常委会上,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当叶辰踩着点走进会议室时,原本嘈杂的交谈声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常委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他,带着探究与审视。
罗建明最后一个入场,他面色如常,但眼尖的叶辰注意到他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发紧。
“同志们,现在开会。”罗建明清了清嗓子,“今天第一个议题,是关于省绿色产业发展试点县的申报工作。据了解,省发改委近期将确定一批试点县市,这对连坞来说是个重要机遇。”
他话音刚落,一向在常委会上保持中立的县委副书记李建军突然开口:“我认为这个试点县申报工作,由叶辰同志牵头最为合适。叶县长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理念超前,政务大厅建设和环保整治工作也获得了省里的认可,由他负责成功率更高。”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这是李建军首次在重大议题上明确支持叶辰,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统战部部长王志强紧接着表态:“我同意李书记的意见。绿色产业试点事关连坞长远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推进。叶县长在这方面有思路、有魄力,是牵头的最佳人选。”
罗建明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但他很快调整好表情,微笑着看向叶辰:“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叶县长,你就辛苦一下,把这项工作抓起来。”
叶辰平静地点点头:“感谢同志们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几个议题,原本对叶辰提出的改革措施持保留态度的几位常委,态度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财政局提出的明年预算方案中,原本被大幅削减的民生项目资金得以恢复;
教育局关于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的方案顺利通过;
甚至连叶辰之前提出的干部跨部门交流计划,也破天荒地没有遭到强烈反对。
会议结束后,罗建明特意走到叶辰身边,压低声音说:“叶县长,省绿色产业试点县的申报工作很重要,需要县里各部门通力配合。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这句话表面上是支持,实则暗含玄机——既要叶辰承担责任,又强调需“直接汇报”的层级关系。
叶辰不卑不亢地回应:“请罗书记放心,我会及时向您和常委会汇报工作进展。”
回到办公室,刘国栋早已等候在此,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叶县长,好消息!住建局那边突然松口了,同意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明年重点工程!还有,环保局也报告说,最近执法阻力明显减小,几家长期违规的企业主动联系要求整改。”
叶辰并没有表现出过多喜悦,反而更加凝重:“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我们的责任更重了。外界支持只是外力,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下午,叶辰召集了绿色产业试点县申报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
令他意外的是,各部门负责人都准时到场,而且都准备了相当详细的材料和建议,与之前推诿扯皮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叶县长,我们经信局初步摸排了全县绿色产业基础,这是分析报告。”经信局局长一改往日的敷衍,递上一份厚厚的材料。
“环保局梳理了全县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请叶县长过目。”
“农业农村局认为,连坞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可以纳入绿色产业体系,这是我们初步的构想...”
会议效率出奇的高,不到两小时就明确了工作思路、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散会后,几位局长还特意留下,与叶辰进一步交流想法。
人走完后,王梓涵走进叶辰办公室,神情复杂:“叶县长,您注意到了吗?今天与会人员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叶辰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重焕生机的老梧桐树,新芽已悄然萌发:“梓涵同志,你说这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梓涵沉思片刻:“短期看当然是好事,工作推进会更顺利。但长期看,如果这种变化仅仅是源于对更高权力的畏惧或迎合,而非发自内心的认同,那么基础是不牢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