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118章 多点开花

第118章 多点开花(1/2)

目录

叶辰关于构建“多引擎驱动”经济体系的战略构想,如同在连坞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上投入了几颗充满活力的种子。

在县委的强力推动和陆亦可的高效执行下,这些种子开始破土发芽,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喜人态势。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绿色产业园区。

凭借“清江项目”带来的生态口碑和陆亦可团队专业务实的招商策略,一家来自省城的生物科技公司决定在连坞投资建设中药材精深加工基地。

该公司看中了连坞周边山区纯净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签约仪式上,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连坞,不仅是看中这里的资源,更是看中叶书记、陆县长带领的这支队伍干事创业的劲头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几乎同时,一家从东南沿海转移而来的知名服装代工企业,也在经过几轮实地考察和艰难谈判后,正式签署了投资协议。

这家企业的入驻,不仅能直接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更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于快速提升连坞的工业产值和就业率意义重大。

陆亦可在园区建设指挥部亲自挂帅,她将纪委工作中培养出的严谨作风带到了项目建设上。

土地平整、规划设计、环评审批、标准厂房建设……

每一个环节都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定期调度,遇到问题当场协调解决。

其雷厉风行的风格,让参与园区建设的各部门负责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园区工地上,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其进度甚至比恢复施工的青云桥还要快上几分。

与此同时,刘国栋主抓的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他组织农业局的精干力量,并聘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首先瞄准了“清江有机鱼”和“云雾山茶叶”这两个最具潜力的产品。

在清江上游选取合适的水域,划定生态养殖区,推行“人放天养”的有机鱼模式,并着手申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对云雾山原有的分散茶园进行整合,推行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引进先进的制茶工艺,设计统一的品牌标识和包装。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习惯了传统养殖、种植方式的农户对此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入大、风险高。

刘国栋带着干部和技术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组织他们到外地成功的合作社参观学习,并承诺政府提供部分补贴和技术支持,逐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然而,改革的触角延伸至乡村,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矛盾。

这天,叶辰带着县委办的同志,轻车简从,到离县城最远、也是最为贫困的青峰乡调研乡村振兴和特色农业推广情况。

青峰乡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极好,是规划中“云雾山茶叶”的核心产区之一。

在乡政府听取完汇报后,叶辰提出要去看看正在推进的茶园整合现场。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来到一个叫做“野猪岭”的村。

村支书是个五十多岁的黑瘦汉子,叫老根叔,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跟着老根叔爬上村后的山坡,一片新整理过的梯田映入眼帘,茶苗已经种下,绿意点点。

但叶辰敏锐地发现,旁边还有几片长满杂草灌木的山坡地,与整齐的茶园格格不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