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125章 第一把火——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

第125章 第一把火——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1/2)

目录

与财政局局长李和平的交锋,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在照海市政府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

各部门负责人都隐约感觉到,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常务副市长,作风与前任迥然不同,雷厉风行,眼里揉不得沙子。

叶辰没有停留在口头警告上,他深知,要改变一个庞大官僚体系的惯性,必须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

他立即向市长成汉雯做了专题汇报,详细阐述了自己观察到的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梗阻等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构想。

成汉雯听完,沉吟片刻,果断表态:“叶辰同志,你观察得很准,这些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照海的发展。”

“我完全支持你搞这次效能革命!不要怕触动利益,不要怕得罪人,市政府这边,我给你撑腰!需要我出面协调的,随时告诉我。”

有了市长的尚方宝剑,叶辰心中大定。他立即召集市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营商环境局等核心部门的一把手,成立了专项行动起草小组,亲自挂帅,闭关研究了三天。

一周后,《照海市政府系统“提效能、优服务、促落实”专项行动方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以市政府一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

这份方案措辞严厉,目标明确,举措具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三条,被干部们私下称为叶辰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市长直通车”机制。选取全市一百家重点企业、二十个重大在建项目,建立“白名单”制度。

这些企业和项目在生产经营、项目推进中遇到的、依靠自身或区县层面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形成专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报送至常务副市长叶辰的办公室。

叶辰亲自批阅、协调、督办,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必须给出明确处理意见或办结。

这相当于在原有的层层汇报体系之外,建立了一条直达决策高层的“高速公路”。

第二把火:“窗口无否决权”改革。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中心),明确要求窗口工作人员面对群众和企业申请时,不能简单地说“不行”、“不能办”、“不符合规定”。

必须给予清晰的指引,告知“怎么办”,需要哪些材料,找哪个部门。

对于非主审要件瑕疵或新型、复杂申请,要启动“首问负责制”和内部协调机制,由受理窗口牵头,协调相关后台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确保“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第三把火:“强化督查问责”利剑。整合市政府督查室、审计局、纪委监委派驻政府办的力量,组建联合督查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