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意外的橄榄枝(2/2)
叶辰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和会议室。他带领核心团队,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汇报材料。数据反复核对,案例精心筛选,表述力求精准。
他不仅要呈现战略的宏大与正确,更要展示落地的扎实与成效。
他尤其强调:“多讲问题,少谈成绩;多讲思路,少喊口号;多讲具体案例,少谈空泛概念。”他要让叶卫国书记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立体、正在努力破局的照海,而不是一个粉饰太平的盆景。
视察日当天,秋高气爽。
叶卫国书记的车队抵达照海,在市委书记顾同、市长成汉雯等人的陪同下,首先考察了高新区东南片区的预选址。
站在一片尚待开发、视野开阔的土地上,叶辰作为现场讲解人,指着规划图,向叶卫国汇报选址的考量、未来的空间布局以及“产城融合”的理念。
他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平实地介绍优势,也坦诚存在的拆迁、基础设施投入等现实困难。
叶卫国听得认真,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地方发展工作的深刻理解。
随后,考察组来到了那家已成功改制并率先尝试“智造赋能”的纺织厂。
看着崭新的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数据在屏幕上实时跳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新设备,叶卫国驻足良久。
他仔细询问了改造投入、技术来源、效率提升比例以及工人的适应情况。
纺织厂年轻的总经理对答如流,数据翔实,脸上洋溢着转型初步成功带来的自信。
叶卫国脸上露出了视察以来的第一次明显笑容,他对着陪同的顾同、成汉雯和叶辰点了点头:“不错。老树发新枝,很有说服力。”
这句简短的评语,让所有照海市的干部们心中都为之一松。
下午的汇报会在市委会议室举行。叶辰作为主汇报人,站在了演示屏前。
面对叶卫国以及随行的省直部门领导,他沉稳依旧,将“内生性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核心内涵、实施路径、阶段性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条分缕析,娓娓道来。
他重点介绍了重机厂改造的推进情况(虽然困难但已启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首批签约落户的几个“专精特新”项目。他的汇报有数据、有案例、有思考、也有不易,既不回避矛盾,也展现了破局的决心和智慧。
整个汇报过程,叶卫国始终凝神倾听,没有打断,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汇报完毕,叶辰微微鞠躬,等待指示。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叶卫国身上。
叶卫国缓缓放下笔,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叶辰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照海市委市政府,能够立足自身实际,不盲目跟风,提出这条‘内生性创新’的道路,很有胆识,也很有远见。”他首先给予了明确的肯定。
“前期的工作,扎实有效。尤其是刚才看的纺织厂,以及汇报中提到的几个具体案例,让我看到了照海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的决心和初步成效。”
他话锋一转,提到了全省格局:“临港市的基础好,势头猛,这是事实。但省里鼓励的是百花齐放,是差异化竞争。照海的这条路,如果走通了,对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最后强调:“省委省政府,会持续关注照海高新区的建设。希望你们保持定力,扎实工作,勇于探索,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独特的‘照海样本’!”
叶卫国书记的总结陈词,为照海的高新区战略送来了最权威的“东风”。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叶辰个人能力的认可。
汇报会顺利结束,按照行程,叶卫国应启程返回省城。顾同、成汉雯等人陪同送至市委大楼门口。
就在握手告别之际,叶卫国在与叶辰握手时,手上微微用力,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额外的一秒,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说了一句:
“叶辰同志,你留一下,我还有几句话想跟你谈谈。”
此言一出,站在叶辰身旁的顾同和成汉雯,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讶异,但很快便恢复如常,恭敬地与叶卫国再次握手道别。
叶辰的心,猛地一沉。
该面对的,终究要单独面对了。他点了点头,面色平静:“是,叶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