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175章 家族的重量——无形的高地与内心的定力

第175章 家族的重量——无形的高地与内心的定力(2/2)

目录

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

他清晰地感受到,随着照海升级成功,自己在家族这个庞大而精密的政治体系中的分量,确实发生了变化。

大伯的电话,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认可和接纳。

然而,这种关注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资源和信息的倾斜,也带来了更严苛的审视和更高的期望。

“绝不能行差踏错半步。”叶辰在心中默念。家族的荫蔽或许能让他起步更顺,但要想走得远,站得稳,最终依靠的,必须是自身过硬的能力、扎扎实实的政绩和无可指摘的口碑。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加谨言慎行,更加如履薄冰。

桌上的规划图仿佛变得更加沉重,那上面勾勒的,不仅是照海的未来,也是他叶辰必须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来的征途。

几乎是在叶辰刚刚消化完与大伯通话带来的思绪时,私人手机再次震动起来。这次屏幕上显示的是“三姑叶卫华”。

叶辰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三姑的风格他再熟悉不过——雷厉风行,精准打击。他再次调整状态,接通了电话。

“叶辰,恭喜啊!照海这一步跨得漂亮!没枉费你这两年的心血!”叶卫华的声音清脆利落,祝贺的话语如同子弹般射出,毫不拖泥带水。

“谢谢三姑!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叶辰笑着回应。

然而,祝贺的话音未落,叶卫华的语气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话题切换之快令人措不及防:“不过,我得提醒你,国家级平台意味着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和更严格的审计监督。项目遴选一定要准,资金使用一定要规范,绩效目标一定要突出。现在各方面眼睛都盯着,千万不能在财务上出任何纰漏,哪怕是小问题,被放大起来都很麻烦。”

她不等叶辰回应,便直接举例如数家珍:“就上个月,徽商省马栏山市的一个产业园,就是因为对引入企业的科技含量评审不严,被审计署抽查发现大量‘伪高新’企业套取补贴,不仅资金被追回,主管副市长都吃了处分,大好局面一朝尽毁!还有,你们现在搞的各种产业引导基金,怎么界定‘明股实债’?各类研发补贴、人才补贴,绩效评价指标怎么设定才能科学有效,避免‘撒胡椒面’或者被钻空子?这些细节,都必须抠死了!”

叶卫华是从财政系统一步步实干上来的,深谙资金管理与政策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指高新区财政工作中最敏感、最容易出问题的神经末梢。

“三姑您提醒得太及时了,”叶辰的语气也变得凝重,“我们正在重新梳理所有财政资金和基金项目的管理流程,您提到的这几个点,尤其是产业基金的规范运作和补贴的绩效评价,确实是我们下一步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光是内部梳理还不够,”叶卫华的口气不容置疑,“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制度设计要跑到问题发生的前面。需要这方面更具体的专业建议,或者需要找信得过的审计、法律专家把关,随时找我。”

叶辰知道,三姑最后这句“随时找我”绝非客套。

她背后连接着一个由顶尖财经、法律专家构成的、极其专业且可靠的人脉网络。

这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他规避巨大政治风险的宝贵资源。

结束与三姑的通话,叶辰立刻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记下了几个关键词:“伪高新筛查”、“基金明股实债界定”、“补贴绩效指标”、“第三方风险评估”。他决定,下周一就召集财政、审计、发改委和科技局负责人,召开一个专题会议,将三姑提醒的这些风险点,逐一落实到排查和制度完善工作中去。家族的预警,必须转化为更严谨、更规范的行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