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2/2)
看到几个部下都没死,蕾莉松了一口气,接着把视线落在那艘破旧的飞船上。
它表面光滑、没有推进器,如此却能飞,看来起码具备反重力装置,或者类似物。
“是我们在避难的地下室找到的。”
三个员工兴奋地说道,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们在平面炸弹的爆炸下没死,再寻找到这艘飞船的过程,可以写一部海底奇遇记。
“可你们居然会驾驶”蕾莉疑惑道。
“我们不会,但汤姆教授会。”
众人把目光落在汤姆教授身上,后者摆了摆手,解释道:“它就像碰碰车一样,非常简单。”
等蕾莉登上飞船之后,发现汤姆教授的比喻非常恰当,飞船驾驶的方法,比他们开车还简单。
这艘破旧的飞船速度很快,避开了加美拉与失败品们的战斗,通过时空门回到了大西洋海底。
对于那块打开时空门的石片,他们不会回收,也不需要回收。
他们直接乘着飞船,要回到gk轮船上。
飞船虽然破旧,却还是无法被人类的雷达发现,因此航母没发现他们,但他们却发现了航母。
蕾莉知道出事了,便让汤姆把飞船悄悄开到gk轮船边上,她只身一人一跃而起,跳到了gk轮船船尾,让汤姆教授暂时把飞船藏在海里,自己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来百慕大三角游玩,好兴致。”
蕾莉发现所有人都集中到甲板上去了,便也走了过去,刚走近,就听到这么一个令人厌恶的声音。
柳眉一皱,她大步走出去,同时说道:“私人游轮来这里,有问题吗”
另一边,小美人莉恩、玛娜无奈,向艾梅拉和47号解释了她们回地球的原因和魔斯拉的事故。
“艾梅拉,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们搞出那么大动静,我想不来都难。”
其实,自从莉恩和玛娜离开地球之后,艾梅拉就为了寻找巴特拉之卵回到了婴儿岛。
在其后太空哥斯拉引起的灭世海啸里,婴儿岛上动植物被巨浪毁灭,艾梅拉独自善后,并且不远万里去其他地方寻来了新的生机。
这婴儿岛看起来没多大变化,实际上经过了一次重生。未完待续。。
s:感谢宇文峯提供的创意
第139章,微小氧气
第139章,微小氧气
“陨石雨无法感知的攻击”
听小美人讲完魔斯拉在太空的经历,古歌把关注点放到了“无法感知的攻击”上。
任何物体都有能量,任何攻击也必须靠能量推动。
有能量,就可以被感知,这是一定的。
古歌与魔斯拉接触不多,甚至根本没接触过,不过从sos历史记载中发现,魔斯拉的感知力绝对不弱。
被她认为无法感知的攻击,那只能说明,对方对能量的控制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按着这个思路,对方要么精神力异常强大,隐藏了能量波动;要么和古歌一样,属于能量控制的能力者,并且还将能量控制开发到了一种极致地步。
达到了让一切攻击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境界,对现在的古歌来说,可望不可即。
感叹的同时,他控制着47号对三个小美人说道:“我大致了解了,那么再见了。”
这话一落,三个小美人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诶等等,你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有什么不行”
他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而且47号还有别的任务。
“你没告诉我你是什么人”
没有理会背后狂呼乱叫的小美人,47号径直走回海螺号,然后驾驶海螺号回到巴斯岛海域。
话说古歌发展科技,已经有些时日了,由于是走前人的路,因此没有遇到瓶颈,一路发展畅通无阻。
如今。他具备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反哺他的时候了。
所谓“科技反哺”,就是用科技强化自身。
古歌这一次,选择强化眼球,因为他的双眼是目前他身上防御力最弱的地方,而且被攻击过多次。
以他现在的能力,足以回避往他眼睛上打的攻击。然而世事无绝对,就比如说攻击魔斯拉的“无法感知的攻击”。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攻击,几乎是必中的,他认为自己不一定有能力感知到,更未必能躲开。
躲不开,只能硬扛
为了硬扛,就要强化
但,问题来了,他继承的两个文明里。那些强化方式都不适合他这个庞大的身躯。
亚特兰蒂斯有机械、基因强化法,sos有信仰意念强化法,他本想选择前者,直到47号取得亚特兰蒂斯核心能量球。
经过几天研究,从中取出了另一个完整、强大的技术能量技术,又名ana技术。
该技术在加美拉制造过程里出现过,古歌一开始以为,这ana技术只是生物技术的一部分。未曾想到,这居然是另一种神级技术。
百慕大海底。那些刻有神秘文字的遗迹,是ana技术的一种应用。
另外,这种技术竟能让一块普通的石板千年不腐万年不坏,可见这种技术对物体的保护能力非常强大。
因此,古歌决定使用这种技术,强化自己的双眼。
让脆弱的双眼。也变成金刚不坏的火眼金睛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时至1996年。
人类科技发展,新的科学成果不断诞生。
在这一年世界学术交流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此汇聚进行学术交流。
去年。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在这里发布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正在以每年001的速度渐渐上升。
这是个可怕的概念,地球的重力在增加,这又是一场变革,而且对人类来说,这相当于一场灾难。
有些人可能承受不住增大的重力,特别是那些心肺功能较弱的人,这简直是在慢性杀死他们。
“台上那个年轻人是谁”
交流会上,坐在后排的白发老人对身边的中年人问道。
卢卡斯史密斯,是这个老人的名字。
而他旁边的中年人,是他曾经的一个学生。
中年人闻言,笑道:“老师你一心研究,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个年轻人是今天的主角,不久前获得国际物理奖的伊集院研作。”
“国际物理奖”史密斯教授闻言一惊。
国际物理奖,这个奖项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取的,他研究一生恐怕也得不到这个奖。
当然,这不代表他不如台上的年轻人,而是因为他研究的是时光机器,恐怕穷尽一生也无法取得成果,更别说获奖了。
“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史密斯教授叹道。
这时,获得国际物理奖的伊集院研作开始向众学者展示他的研究成果微小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