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宫妾妃 > 分节阅读 398

分节阅读 398(1/2)

目录

已经过了,您看这”

得原来是冲着那个空出来的贵妃之位来了的

怡妃有这个心思,嘤鸣也不觉得奇怪,有资格问鼎贵妃之位的,也无非就是这四妃了,顺妃资历最浅,自然是没戏,庆妃资历也次于怡妃,而且封妃晚得多,所以庆妃自己也没动那个心思。如此一来,唯一能与怡妃相较的,也就只有愉妃海佳氏了

愉妃的资历,那的确是阖宫数一数二的,藩邸出身,还是蒙军旗,唯一的短板就是没有生养了,可人家的养子五贝勒争气啊弘历派遣的差事,他干得最漂亮最妥帖,也是最得弘历夸赞的。有这么个儿子,的确给愉妃加分不少。愉妃虽然年老,可在弘历心中,这个人是个德行上佳之人,想必也是当得起贵妃之尊的。

嘤鸣道:“苏氏才刚没了,只怕一时半会儿皇上是没有这个打算的,起码得等来年。”

怡妃忙道:“这点臣妾明白,不是臣妾心急,臣妾是怕晚了,就被别人抢先了”怡妃跟愉妃虽然相安无事,可面对贵妃宝座的诱惑,怡妃对愉妃也是防备得紧。

其实,愉妃倒也罢了,怡妃最担心的还是五贝勒她的儿子还小,人家的儿子却已经办差利落,在皇上面前得脸了。

嘤鸣淡淡道:“愉妃没那么多心眼儿,至于五贝勒这两年他忙得不可开交呢”只要是为后院的事儿焦头烂额呢

这事儿说来话长,前些年,五贝勒的嫡福晋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她肚子倒也争气,一举得男,给五贝勒生了嫡长子,愉妃也高兴得紧,可惜没高兴几天,那孩子竟得了急症,一夜之间就殁了当时五福晋悲痛欲绝,恨不得随之去了,五贝勒百般抚慰,加之很快五福晋又怀上了,这事儿就渐渐淡去了,第二胎生下来,竟也是个儿子,可倒霉的事儿又来了,这个孩子刚满周岁,竟落水淹死了

生一个死一个,莫说是五福晋受不了了,五贝勒也是心力交瘁啊

而且自此之后,五福晋坏了身子,太医都说了,以后怕是再难怀上了。

可去年的时候,五贝勒的小妾胡氏怀上了身孕,今年夏天也生下了一子,这个孩子倒是健健康康的,生下之后,五贝勒大喜过望,立刻请封了胡氏为侧福晋可惜这个胡侧福晋也倒霉,载入玉牒没多久,竟也落水溺死了跟五福晋的第二个儿子一般死法。

这事儿略一想,便是一场激烈的宅斗大戏啊五福晋两个儿子,死得都不寻常,最可疑的自然还是胡氏,五福晋察觉出端倪之后,如何能容胡氏生子、还风风光光做了侧福晋一手杀母夺子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不过胡氏的儿子,到底也没落入五福晋之手,而是被五贝勒送进宫给愉妃抚养了

看样子五贝勒也怀疑自己老婆啊

不过五贝勒跟五福晋每次进宫请安,都是成双成对,倒是一点也看不出婚姻危机来。可见是五贝勒演技不错

这厢,怡妃得了几句安抚,这才安心地跪安退下了。

第749章、十二阿哥回宫

乾隆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照例该封笔,若无大事,弘历接下来的日子便不再批阅奏折,算是给自己放年假了。

正好,回疆的事儿也终于尘埃落定了,弘历也能安心休假了。

说到回疆再起风波,自然是因为容嫔之死哦,不,现在不能叫她容嫔了,和卓氏被赐死之后,弘历下旨,褫夺了她所有的封号与位份,将她的遗体连同库尔班的首级一起送回了小和卓部。

连嘤鸣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弘历的举动实在是太激烈了。

和卓氏之死,大可以病逝来敷衍小和卓部。但弘历没打算那么办,固然敷衍之策可以拖延一时,弘历却是打着永绝后患的心思。

按照弘历的说法,和卓氏既然敢行巫蛊镇魇之举,可见小和卓部包藏祸心,所以他不能容忍和卓氏的兄长坐稳小和卓部酋长的位置,与其敷衍拖延,不如雷厉风行,趁其在回疆根基未稳,斩草除根

阿依和卓的遗体与库尔班的首级送去和卓氏,便是要激怒图尔都,使其兴兵起事,如此一来,弘历就可以发兵平判了。

弘历的计划很好,也叫人暗中联络了大和卓部,只等小和卓部有所异动。可事情略有些偏差,因为在之前的大小和卓叛乱中,图尔都和卓见识到了大清燧发枪的厉害,所以即使看到亲妹妹的遗体,也仍然忍住了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也暗中联络了大和卓部,与之约定一同起兵,而且愿尊大和卓部酋长为“大汗王”,自己做“小汗王”,约为兄弟,共图基业。

“汗王”这个称呼,可是不能随便乱称的特别是在清朝,皇子阿哥们都是尊称皇父为“汗阿玛”,在满语词汇里,“汗”就是“皇帝”的意思。图尔都欲自立汗王,其实就是自立为皇帝,此举形同谋反,自然不为弘历容忍。

而那大和卓部的酋长,也是在大小和卓叛乱以后,被弘历刚刚扶植上去的新酋长,他只想安安稳稳做个富贵地主,可不想作死。所以表面上拍着胸脯应了图尔都,一转脸就把图尔都卖了,还将图尔都书信转呈弘历,告发小和卓部酋长、辅国公图尔都和卓的谋反意图。

好了,这下子,罪证确凿,弘历总算可以发兵了。

从发兵到彻底解决图尔都和卓,只用了六天时间,那叫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做着汗王梦的图尔都和卓哪里想到自己被自己的盟友给出卖了连自己的小命都输上去了,而小和卓部被大和卓部兼并,自此之后回疆再无大小和卓之分。

只不过回疆远在数千里之外,捷报传回的时候,已经快到小年了。

不过总算赶在小年之前干干净净处理掉了一切,弘历铲除了回疆的后患,也终于安心了。

新鲜出炉的回疆首领、原大和卓部酋长艾尔肯则是个相当识趣的家伙,他占了整个回疆地盘,感激之下,一股脑整了十大车的贡品,进献给大清皇帝陛下。

这十大车贡品,大多数是从图尔都哪儿搜刮来的,艾尔肯自己也添了不少回疆特产,其中有滩羊皮三十张、紫貂皮二十张、和田玉石两箱、天山雪莲十株,另外又进献绵羊千头、骆驼百匹,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对此弘历十分满意,绵羊和骆驼转手赏赐给了蒙古王公,其余的他就笑纳了。不过礼尚往来,弘历也叫人按照双倍价值回赐艾尔肯金玉珠宝、绸缎绫罗。艾尔肯收到赏赐之后,肯定是要乐疯了,这场战争,他才是赚得最多的那个

其他的倒也罢了,那两箱和田玉石倒真是好东西,虽然都是原石,但足足有一半是籽料,质地温润、细如羊脂,都是羊脂玉级别的和田玉嘤鸣看了之后,那叫一个心热,如今这批和田玉石已经送去造办处打造了,第一批和田玉首饰就能打造出来,以此赏赐六宫嫔妃,自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小年这天,宫里也甚是热闹,兰台学宫也放假了,成了婚的皇子们也都带着福晋儿女进宫赴小年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