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
“我要的材料准备好了吗”
他边把茶杯递给秘书边问道。
“准备好了,我这就拿来。”
吴秘书从包里拿出钥匙,打开档案柜,拿出材料递给韩玉成。
吴秘书不像前一任秘书那样,总是把钥匙插在档案柜上吊着,而是锁上柜子,把钥匙放在包里。
虽然几乎没有人有胆子敢到市长办公室乱翻乱看,但韩玉成还是对吴秘书的这个习惯很欣赏。
问题不在于上锁不上锁,而在于一个秘书的职业素养:做事是否细致严谨。
见韩玉成开始看材料,吴秘书轻轻地退回自己的外间,随时等待领导的召唤。
这是一份关于韩楚卫以及天泉公司情况的汇总。
内容包括矿难、拆迁案、偷税、私改图纸、改变征地用途等。
来源包括网上发帖、举报材料、一些外地财经媒体的分析报道、本地一些民间和官场的传闻等。
甚至还有关于圣林的情况。材料没有标题,也没有分析总结之类的导向性的东西,只是一些情况的罗列。
尽管是罗列,但条理却很清晰,重点也很突出。
这是一份手写稿,并不是打印稿。
虽然没有明说,却清楚地暗示了,这份材料没有经过任何第三人之手。
韩玉成明白了了吴秘书的用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倒也难为他这份心意了,跟了我5年多了,始终忠心耿耿,看来是时候把他放出去,替他谋个好前程了。
唉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该有多好。
虽然自己这个市长看似风光无限,可儿子和家族的人搅合在一起,整天挖空心思弄钱。老婆干脆连家都不回,整天吃斋念佛,不是在寺院里,就是在奔向寺院的路上。
一家三口,形同陌路,这日子,过得真也无甚趣味。
第六章刑拘
外界一直有个传言,说是韩家在兴阳势力强大。
对于这种说法,韩玉成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他们哪里知道,在兴阳这点家底儿,只是整个韩氏家族产业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韩氏在东部沿海,在红港以及国外的势力,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
对韩家一知半解的人,总是以为韩玉成今天的成就是韩家影响力的结果。
实际上,只有韩玉成自己知道,他从一个偏远乡镇的办事员,成为今天这个大城市的市长,韩氏家族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主要还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是韩家的庇荫在起作用,靠的是他的勤奋、运气和实实在在的政绩。
韩楚卫到兴阳来发展,他本来是反对的。
可是,当家族的家长韩玉成的叔叔出面施压,说韩楚卫是代表家族到兴阳为整个中部战略布局时,韩玉成妥协了。
多年来,他一直与家族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除了几十年前将他从乡下调离的那次,在他的升迁之路上,家族实在没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许多时候,是在他升迁已定的情况下,家族顺水推舟来祝贺,并给人以是家族影响了韩玉成的升迁的印象。
即使是韩家这样的大家族,也没有免了投机取巧之俗。
在韩玉成当上了兴阳市长后,家族与他的联系才更多、更主动起来。
许多时候,韩玉成认为自己是个好官,对得起上司的信任和兴阳的百姓。
实际上,在兴阳的官场和民间,人们也的确普遍持此看法。直到他的儿子韩楚卫从美国回来,代表家族到兴阳创业,这种局面改变了。
许多时候,尽管他从来没有授意,甚至连个暗示都没有,但他的下属仍然给了韩楚卫各种关照,其大胆程度,就连韩玉成都大为吃惊。
比如桃花沟煤矿的安全事故,在煤管局,安监局的层面,就已经压下瞒报了。
改变征地用途,规划局和韩楚卫自己就沟通好了,根本就不用韩玉成打什么招呼。
那些为韩楚卫卖力的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市长会记得他们的功劳,可事实上,韩玉成对此常常是一无所知。
在韩楚卫看来,以他的高贵血统和韩氏家族的地位,这些人为他出力,给他各种方便,都是应该的。
他们能够与有机会为韩家效力,是他们的福分。韩家看得起他们,才会接受他们的投靠。
当然,对于为他出力的人,他还是会给予适当的奖赏的。即使是狗,也是要时常扔几块骨头的。
这样的事,让韩玉成很是恼火,但又无话可说。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些事情是他这个市长施加影响力的结果。
即使他站出来澄清儿子的事与己无关,可除了让人觉得他虚伪之外,又有几个人会相信呢。
吴秘书收集的材料让韩玉成很吃惊,他相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
即使是一些所谓的传言,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他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否则,不仅影响他自己的仕途,对自己的儿子,也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类似于炒房、炒矿、高利贷盛行这类投机风潮,以他这个对经济颇为内行的市长来说,本来是主张坚决打击的。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包括议长陈长江在内的大多数大佬和兴阳一些贵族家族的反对。就连市政厅的几个副市长,对他的看法也持反对的态度。
有传言说,这些内幕是那个记者圣林捅出来的。
但韩玉成却认为,不管圣林是否杀了人,他作为一个记者,批评兴阳经济中这种不正常情况和兴阳的经济发展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兴阳经济这种乱象不加以改变,早晚会酿成危机。
韩玉成决定,要找儿子好好谈一次,至少,要郑重地提醒他。
韩楚卫不禁又怀念起在沃尔街的那段时光。
尽管他也明白,沃尔街投行雇用他,主要是因为他是韩家人的缘故。但他仍然认为,那里尽管竞争激烈,可却很单纯。一切凭实力说话。
回到楚国,却总要应对诸如举报之类的暗箭伤人的手段。
你明明被伤害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比如,最近针对天泉系的举报和各种流言。
与人们的想象相反,即便是当初,韩楚卫也不认为,圣林那些抨击时弊、揭露黑幕的报道有什么不妥。
受米国式教育而习惯于米式思维的韩楚卫,对冯四海通过新闻局阻止圣林报道播出的做法非常鄙夷。虽然圣林败了,但他却认为,这对圣林非常不公平。
他曾经很欣赏圣林的勇气。因为象这样恪守职业道德,敢说真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