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2)
和女儿叶颖吃着饭,叶冬青试探着问道:“知道学校吧,就像电视里的那样,离家并不远,但你上学时候白天可能会见不到我跟劳拉,这样你能接受学校里有玩具,也有新朋友,我在你这么大时候也进入了学校,偶尔会有一些功课需要完成。”
坐在他对面的小姑娘皮肤白皙,眼睛很大,毕竟父母长得都不差,某些优秀基因遗传到她身上,是个讨喜的小美人胚子,不爱哭闹,照顾起来很省心。
想了想,随后才点点头问道:“老爹,那我会有其他老师”
“当然,到时候你可以先去试试,每个人都要念书,我相信你能适应得很好。”
叶冬青喝了口海鲜粥,继续说道:“不过,到时候你不能用蒂娜这个名字,也不能告诉别人你叫叶颖,你最近自己想个新名字,喜欢就好,进入学校后你别对任何人说起我。”
“可是为什么爹地”
“因为我们家有点特殊,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大飞机,也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这么大的房子,很多人都认识你,如果被别人认出来,你可能会被某些人妒忌,无法成为朋友,就像你在岛上先前的那些朋友一样,明白吗”
他不介意让女儿在这种年纪知道一些东西,生活在象牙塔里,并不意味着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在她很小时候叶冬青就经常隐藏身份,抱着女儿去普通社区、唐人街走走看看,告诉女儿需要工作养家,很辛苦,也告诉她其他许许多多的事,比如有些孩子吃不饱饭,也没有各种精美的玩具,或是一家玩具工厂。
叶颖名下确实有生产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股份,这是她的五岁生日礼物,价值还凑合,七千多万美金,没有因为是女儿就比儿子少给。
实际上,她名下还有个私人银行账户,各类股权分红、信托分红等等加在一起,目前足有三千多万美元现金,叶冬青亲自帮忙打理,买成债券和虚拟黄金。
当然,叶颖自己并不知道。
按照叶冬青的意思,直到十八岁之后她才可以分批动用账户里的钱,到那时究竟能有多少,连他都不知道,反正每个月都有一笔信托分红入账。
知道女儿被手下员工们的子女伤害到,也曾找女儿谈过心。
年纪这么小,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成为影响一生的大事,当父亲的自然应该谈谈。
此刻用它来“威胁”,叶颖果然听进去,答应后继续问起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学校有多大、有没有甜点等等,直到叶冬青说先带她去学校外面看看,这才闭嘴吃饭。
原先叶冬青觉得自己会是个放养儿女的开明父亲,真正有了后代才发现并不是。
这趟让女儿入学,还能积累点经验,毕竟再等个两三年,如今话都说不利落的儿子也该上学了,不打算生一窝出来,玛希那边怀了孕,也许会在将来结扎,很清楚自己的花心性格,叶冬青可不希望在未来冒出些私生子、私生女。
站在自家大楼楼顶公寓的窗边,白天的曼哈顿并不好看,各种建筑看着有点乱。
通过电话跟波尼马谈谈物流运输网络的构建问题,他的意思是宁愿多花点钱,将物流仓库建在各座城市的新城区范围内,知道华夏那边地价会疯涨,算是一步暗棋。
现如今腾讯集团在美国这边知名度可不小,华夏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已被美国商人们看重,可惜这家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在叶冬青手里,一直没放出去,剩下的零散股无法满足某些券商、投资机构的胃口,不然市值可能还会更高些
第449章记忆中的日子
叶冬青每次用手机时候,都会想想还有什么功能是有市场的,那款打车程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开发出来。
除了它以外,还有一款整合门票、车票、机票、酒店、景点信息的综合网站,以及两家地图公司,一款在线音乐播放程序、几家手机游戏公司。
到了这个地步,他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可以赚钱的机会和创意,未来身价多半还能不断突破新高,叶冬青却在近期,早早就进入了半退休状态。
手底下那个秘书办公室规模变得更大,如果人少了根本处理不过来,几乎全是全球30大学毕业的顶尖商业管理人才,偶尔还可以从中选出一些人,放出去主管某些项目,比如当初的威廉助理,也是位身价过千万的出色职业经理人了。
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金钱,就能换来属于自己的清闲时光,这种好事到哪去找。
从这方面来看,金钱确实可以买到时间,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时间被明码标价,并不算太贵,老牌发达国家跟穷国相比,人们的时间似乎更值钱一些,从工资上就能看出来。
管理众多企业比较麻烦,将一切都看作是数字之后,利弊更容易权衡清楚。
他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定期看看各家公司的财报以及业务发展情况,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差不多就可以,不需要花太多心思。
眼镜蛇大厦开业后,真实的客流量、营业数据等才逐渐显现出来,热度估计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近期大厦内酒店入住率极高,旁边的蛋形写字楼也被一扫而空,总共一百六十多家企业入驻进去,周边房价还在不断攀升中。
从还没开始建造时候就存在的期待感逐渐消失,幸好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期待的是,子女的成长,即将诞生的又一位后代,苹果汽车、各家公司的未来发展等等,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富有而感到无聊,凑合着过下去,每天也还行了。
慈善公益事业稳步发展,时不时传来一些好消息,比如蒙大拿州那边的经济林项目已经完成,只等它们在若干年后长成可供出售加工的木材,还有就是新墨西哥州的风力发电项目,电能将被用来减少碳排放量,一座风力发电厂起不到多大效果,慢慢来嘛,从量变到质变之间需要时间去积累。
在这些事情的基础上,叶冬青脑海中又延伸出更长远的目标,比如幻想起在未来,在2040、2050,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到那时不过五六十岁,他会抽空瞎琢磨,想着有什么是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的项目。
重点不用多说,肯定是殖民火星,有专家告诉他假如想把火星变成宜居星球,可能需要五千年时间,而且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没关系嘛,能做多少做多少,有了个好的开始,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