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天骄战纪 > 分节阅读 1227

分节阅读 1227(2/2)

目录

“山河依旧,乾坤不改,而我心已不同”

林寻喃喃出声。

一侧,慎先生欣然点头:“不错,现在的你,就只差一个破境而为大圣的契机了。”

短短三天,林寻便能领悟出“大”的妙谛,令他也感到无比惊艳,心中也愈发快慰。

古荒域有如此人杰,以后何愁无法崛起于八域之上,重现太古最初时的风采

“多谢前辈。”

林寻深吸一口气,长身行礼。

他自修行至今,求道路上一直是自己一人在摸索和琢磨,鲜少有今日这般,聆听教诲而悟大道的机会。

同样,他更清楚自己此次能够“顿悟”,慎先生必然为此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心血和代价。

这让林寻焉能不动容、不感激

林寻已决定离开,慎先生也痛快答应。

只是在离开前,千羽剑花却忽然主动出声,她红裳如火,绝艳脱俗,气质则如冰雪。

“小友,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且放心,我自始至终并无任何一丝恶念,唯有一个小小请求。”

说到这,红裳女子这等足以压制谷梁曲的恐怖存在,竟是罕见地露出一丝期待,还有紧张之色。

就如一个惴惴不安的少女。

“请求”

林寻讶然。

“对。”

红裳女子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求道之前,我只是一株无人问津的草木精怪,灵智不开,有一次遇险,即将丧命于一头凶兽之口,是一位前辈救了我,并为我开启灵智,传授我妙法,指点我修行这才让我拥有了求索道途的力量。”

“可后来,无论我如何寻觅,也再也见不到这位前辈,也直至如今也无法报答这位前辈的恩情,成为了心中一大憾事。”

“所以我想”

林寻道:“你想让我帮你找到这位恩人”

红裳女子点了点头,神色伤感,道:“那位前辈神通广大,即便我修行至今,已拥有成帝之底蕴,可每当想起这位前辈,依旧感觉,此生也难以追及其步伐,但是小友你一定可以”

林寻心中震荡,千羽剑花都已拥有成帝底蕴,可竟说无法追上那位“前辈”的步伐

那位“前辈”又该有多高远的修为

今天公众号分析的方寸山道统,大家反响很强烈,明天时候,金鱼会将方寸山道统的线索全部分析处理,让大家看一看,林寻背后一直不曾出现的师门到底有多神秘。

还没有关注公众号的,请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xiaojyu233”添加关注即可

第1660章雪崖师兄

冷静之后,林寻不禁挑眉:“你为何认定,我一定可以找到你所说的这位前辈”

红裳女子神色间泛起一抹异色:“因为金蝉曾告诉我,小友来自方寸山。”

方寸山

林寻黑眸闪动,道:“你继续说。”

金蝉能够看出自己和方寸山道统有关,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为何要告诉千羽剑花

红裳女子又一次深吸一口气,似努力想让自己平静,而后才神色肃然道:

“那位传授我道业的前辈,便来自方寸山,道号雪崖,位列方寸山传人第十九。”

“他应该是小友的师兄”

话音落下,林寻都不禁怔在那,为千羽剑花开启灵智,传授道业的前辈,竟是自己的十九师兄

想一想,如今的千羽剑花都已拥有成帝底蕴

那自己这位十九师兄的修为又该多高

“玄空师兄说,我获得大道无终塔,又拥有那一篇道偈,已等于是得到方寸山之主认可的传人,位列第五十,可关键是自己到现在也仅仅只见过玄空师兄别说方寸山之主,连方寸山究竟在哪里都不知道”

林寻一时陷入沉思。

玄空师兄,便是玄空鬼王,当年在绝巅之域“浮屠梵土”内的枉死城中,正是玄空鬼王告诉林寻了一些关于方寸山的事情。

只是,这些年修行的经历,让林寻极少有接触到和“方寸山”有关的事情。

这让他此刻猛地听说到和十九师兄“雪崖”有关的事情时,都不禁有一种猝不及防之感。

可很显然,红裳女子已认定他是“雪崖”的师弟,方寸山的传人。

“找到雪崖师兄后,你想要我做什么”

许久,林寻才出声问道,无论他承认与否,他已和方寸山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如他手中的大道无终塔,便是方寸山镇派重器。

如他所修习的斗战圣法,则是方寸山镇派“九法”之一

红裳女子拿出一把只有七寸长,一指宽的竹剑。

竹剑已经泛黄,泛着古旧气息,其上篆刻着“听雪”两个隽永灵秀的古字。

红裳女子双手托着此剑,眉宇间带着一丝虔诚,认真道:“我想将此剑交还给雪崖前辈。雪崖前辈曾说过,他日有缘再见,此剑便是一个信物。”

听雪竹剑

红裳女子心中实则是很不舍的。

她还清楚记得,十六万年前,她还是一株弱小而无灵智的草木精怪。

胆小、怯懦、孤苦无依。

只能躲藏在岩石缝隙中,偷偷地餐霞饮露,每一次都要担惊受怕好久,因为只要有妖兽靠近,必会视她为盘中餐。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在一个雷电交鸣,大雨滂沱的夜晚,最让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头金钱斑大蟒妖突然出现,那巨大如山岭般的躯体,在那雷电闪烁的雨夜中显得是那么恐怖和凶恶。

她都来不及闪避,就被蟒妖盯上。

直至如今,她都记得那一刻自己是何等绝望、惘然和无助,就宛如死亡的阴影已覆盖而下。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她当时便发誓,若此次谁能救了自己,此生此生,必以自身之命去报答恩情,永世不悔

仿似听到了她的心声,也或许是那头蟒妖的气息太过张扬和凶恶,引起了一位路过此地的修道者注意。

那是一个儒袍宽袖、峨冠博带的男子,掌握一卷书,就如一个读书人般,在大雨滂沱、雷霆激荡的夜色中走来。

他的举止磊落潇洒,眼神温和而清澈。

那一瞬,她忽然感觉,内心所有的绝望、无助、和惘然全都不见了,就如看见了一抹阳光,撕裂了滂沱夜雨,照进了永夜,带来了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光明。

然后,那头妖蟒被他抬手捏在了手中,摇头笑道:“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