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885章

第3885章(1/2)

目录

作为和谈派的代表人物,赵明宇亲自主导了这支谈判小队的组建工作,成员基本都是由他挑选确定。

这其中有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的一位参政、一位参议,有南昌府衙的一位同知,有提刑按察司的一位副使,还有江西地方卫所军的两名指挥使。

毫无疑问,这些人员基本都是与赵明宇关系交好,甚至有人本就是由他一路提拔上来的,算是他的忠实拥趸。

赵明宇的选人看似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文武兼备,但明眼人却会察觉到,这支谈判队伍中并没有江西都指挥使司的人。

虽说都指挥使司和卫指挥使司都是明军的指挥机构,但这两者是从属关系,有职权高下之分,照理说地方卫所军都要遵从都指挥使司衙门颁布的指令。

但都指挥使司这边是态度明确的主战派,绝大部分人并不愿意支持和谈。如果不是赵明宇位高权重,恐怕早就有人站出来指着他鼻子骂了。

而卫指挥使司的立场就没那么坚定了,其中相当一部分江西本地出身的官员,就认为赵明宇的方案才是化解危机的正道,愿意站出来支持他主持的和谈。

毕竟海汉军目前在江西所占领的这些地方,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瓜葛,甚至其中有些人早就接到了自己家族的请托,已经答应了不会参与抵抗海汉的军事行动。

赵明宇自知无法说服都指挥使司那些人,只能退而求其次,拉拢卫指挥使司这边,让一部分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站在自己这边。

谈判小队的组建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妥协和利益让渡,如果不是局势已经火烧眉毛了,官场上的这些隐蔽争斗或许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当然了,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承宣布政使司在近期并未起到应有的指挥协调作用,江西各地州府都是各自为战,在被海汉军击溃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支援。

而隶属都指挥使司衙门的武官们,大概会认为赵明宇才是那个导致抵抗行动分崩离析,一再贻误战机的罪魁祸首。

但明军在江西战场连战连败,且朝廷也在组织跟海汉的停战谈判,可谓是大势所趋,所以目前南昌城内和谈的呼声更大,才会让赵明宇有了出面主持和谈的机会。

六月二十八日,赵明宇等人离开南昌城,乘船沿赣江而下,很快抵达了会面地点。

在中间牵线搭桥安排这次会面的,是庐发行驻南昌的掌柜。战乱时期,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员能自由往来于两个阵营,而已经投靠海汉的庐发行,算是目前能得到两边信任的特殊存在,便正好起到了这样的桥梁作用。

双方议定的会面地点,便是前些天石成武部在行军途中遇到明军溃兵的赵家庄。

石成武当时需要协调与其他两路人马的进攻计划,便停留在赵家庄设立了临时指挥部,顺便出兵清剿附近区域的溃兵,保障赣江航道的安全。所以双方的谈判会面,便顺理成章地安排在了此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