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四十六章 起兵,兴旺(1/2)
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来临。
孟昭一开始的想法,决不能当出头鸟,为王先驱,以自身的力量,消耗王朝底蕴,为他人做嫁衣。
事实上,他做的也的确很好,经营自己的势力,打牢自身的根基,不断的增强自身,如此,才能在任何环境,任何形式下,都游刃有余,自我选择。
在张家被灭后的三个月后,又有数支和张家类似的,为权贵世家出身的势力掀起了起义的风暴,扛起了清君侧的大旗,且声势滔滔,席卷如江流一般,朝廷大军难以匹敌,几乎一触即溃。
这几家势力,很明显,也是看准了天元王朝此时已经到了末年,声望,实力,都大不如前。
当此皇朝末年,过往的历史此时便化作一幅幅经典的图录,萦绕在野心家们的心中。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豪强逐鹿,江山如此多娇,无数英雄竞折腰。
往日他们臣服于天元皇族,但不意味着,就没有一点点的反抗和觊觎之心,只是过往,大势不再,实力不足,将这些野心都压制下去,如今形势转变,天授不予,反受其咎。
自然,他们就做出了和张家同样的选择,拼,在这样浩浩荡荡的大势之下,有进无退。
这几家的同时起义,且接连战败朝廷大军,顿时将朝廷击败张家的胜势和声望,化为乌有。
之前能靠扫平叛军,威慑众生,此时这样的法子明显难以奏效。
且,皇朝一旦露出颓势,破绽,那么暗中潜藏的,隐匿的人,必定会抓准时机,痛打水狗,绝不会给他再次起复的机会。
因此,继这几家豪强世家起兵之后,天元境内,又是大大,密密麻麻的十几家势力起兵。
其中,也包括孟昭为主的定义军。
孟昭自封定义将军,以伐无道,诛暴君为口号,兴兵五万,在河北道起事。
看起来打闹,实则,是潜藏于渊,露出来的,都是水面上的实力,隐藏起来的,根本难以揣度。
所谓的伐无道,诛暴君,就是他们这支定义军的纲领,并非惟一,只是比较核心和早期的纲领。
以此,来统合人心,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指示,大大削减不知所措,没有目标的迷茫和困惑。
就这一点,就远比那些单纯起兵厮杀,烧杀抢掠的义军强出十万八千里。
那些与其是义军,不如是匪兵,只是乌合之众。
而且,孟昭所统帅的定义军,没有从一开始就表明争夺天下,就会减少其他起义军的敌对和针对。
唯一得罪的,只有天元王朝和帝王,但这对于本就造反的孟昭而言,如春风拂面,根本没有一点点的威胁。
倒不是如王朝的底蕴和积累,没办法对付孟昭这些人,而是这个大水到处都在漏水,补了这块,丢了那块,有心无力。
再有,除了开始的思想纲领,孟昭也做出了迥异于寻常起义军的流窜模式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