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头痛的毛病又犯了(1/2)
何主任越做越顺,自然也是越来越自信,时不时用严厉的语气提醒助手打起精神来。
每到十分危险和关键的部位,杨平都会提醒一两句,几十个手术步骤中,何主任稳打稳扎,越战越勇。
突然,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上出现了密集的室颤波,心跳停搏!
麻醉医生几乎从凳子上跳起来。
心跳骤停!还是术中。
“直接心脏按摩,然后直接心脏电刺激。”杨平提醒何主任。
得到指点后,何主任立即稳住阵脚,对助手吼道:“慌什么慌,怕什么。”说话之间,他已经将患者的心脏捧在手里,有节奏地挤压按摩心脏,这是比平时体外的心脏按压更加直接有效的心肺复苏手段。
至于呼吸,有麻醉机的辅助呼吸,何主任暂时不用担心。杨平站在旁边,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这种事情他见多了,凭借经验判断,这个患者基本上可以抢救过来,肿瘤已经切除,压迫获得解除,心脏现在拥有充分的自由,只是有时候手术多多少少有点刺激,导致心律不齐,一旦乱起来就容易停搏。
果然,心内的电刺激仪器还没有派上用场,何主任只是靠一双手的挤压按摩,心脏又获得了跳动。
对于一个资深胸外科医生来说,这种直接心脏按压是基本功,但是能够在这种手术出现意外的场合,不慌不忙及时用上这种基本技术,则需要丰富的临场经验做支撑。
看着监护屏幕上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波状,何主任心里松一口气,做手术就像打仗一样,经历过生死大战的人不管是临战经验还是临战心态完全不一样。
心跳恢复,何主任继续进行手术,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肿瘤终于完整地切下来,当肿瘤拿出来的那一刻,何主任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
肿瘤拿出来被送到病理科做病理检查,何主任做最后的止血检查,发现没有什么异常,开始摆放引流管、关胸,这台手术终于完工。
此后,何主任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三博医院的胸外科也跟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了,我那边今天手术也比较多。”杨平准备撤退。
“辛苦了!”
何主任对杨平感激不尽,多么接地气的大佬呀,谁会想到这个已经获得诺奖的年轻天才居然会给他站台,他每次轻轻松松往这里一站就是一根定海神针,让何主任胆子大了很多。
但是不是每个科主任都会这样好学,其实这是正常的,比如高中一个班,老师随时免费为每个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但是总是少数好学的同学才会去问。在医院也一样,即使有杨平这样的大牛级人物,也还是只有高主任、何主任、方主任等等这些积极主动的主任才会与杨平靠拢,得到杨平的帮助,其他主任还是进步缓慢,甚至有些原地踏步。
比如脊柱外科的秦主任,脊柱外科一个年轻的博士文中非常好学,但是在科室常常受到秦主任的排挤孤立。文中自己平时在外研所这边观摩,将脊柱侧弯矫形学得像模像样,手术技术基本成形,但是秦主任一句话:年轻人经验不足,取消了文中的手术权限。这事被闹到韩主任那里,韩主任不得不将文中调到外研所学习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
从外科大楼的手术中心出来,杨平赶往外研所,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接到夏院长的电话,杨平立即转道赶往夏院长的办公室。
夏院长拿出一份医院改革的方案,让杨平帮忙看看行不行,杨平皱皱眉头,这些行政管理可不是自己的擅长领域。夏院长说:“这是草案,就是帮忙看看,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提提意见。”
杨平浏览一遍,大概看懂了这份改革方案的大概:其一,赋予全院职工大会权力,院长副院长均由职工代表大会推选出来。其二,院长必须由院内的医护人员产生,而且必须是高职称的工作年限超过十五年的临床医护人员,这样杜绝外行管理内行。其三、每年年末,各位院长必须对全院职工述职,接受职工的质询监督,职工有罢免不称职的院长的权力。其四,医院财政每一分钱得到去向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全院职工的监督,每个职工都有监督的权力和义务。其五,每个科室科主任由该科室医生护士投票推选,然后由院长任命。
“这只是一个草稿,你不用着急先提建议,可以有空慢慢帮忙想一想,从医生的角度提提意见,看怎么可行,上级还是比较支持我提出一个改革方案。”夏院长挺高兴的。
这时,韩主任也过来了,现在韩主任是主管临床工作的副院长,办公室就在夏院长隔壁。韩主任本来不想做院长,但是夏院长硬是拉他上来做管理临床业务的副院长,因为他是最适合的干这个,没有办法,他只好答应出任主管临床的副院长,为医院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除了让杨平帮忙看看医院改革的草案,夏院长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脊柱外科的秦主任,夏院长想动一动,但是不知道什么人选合适,秦主任已经有点跟不上医院发展节奏,他的能力已经没法与医院的定位相匹配。
韩主任考虑金博士或文中,文中不管是积极性还是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临床经验尚浅,担任脊柱外科主任有点单薄,金博士技术和经验条件都符合,但是却职称与医院对科主任要求不匹配,医院要求科主任必须是主任医师,即使破格也最低不能低于副主任医师,金博士目前只是一个主治,而且他已经准备做万年主治,放弃了职称的晋升,其他人员都没有这两个人合适。
病理科关主任已经主动申请退位,由温儒正担任主任,但是秦主任可没有关主任有格局,他暂时没有退位的打算,当三博创业时,秦主任也是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得好好做他的思想工作。
秦主任不仅技术上难以符合现在医院对科主任的要求,而且对优秀的年轻人才打压比较严重,动不动霸占四级手术不让年轻人动手,当然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年轻人经验不足,为了患者安全着想。
夏院长和韩主任商量很久,觉得金博士的水平可以担任主任,文中担任副主任,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徐志良,徐志良现在的水平那是没得说,杨平亲自调教,身边的两位大将之一,但是徐志良想搞神经外科。
其实杨平对现在身边的技术成熟的将才早有打算,不可能总是将他们留在身边,他们总有一天要去独立开拓事业,徐志良有志于神经外科,宋子墨很希望从事创伤急救外科,夏书来的时间不长,等他成熟后,以他的天赋肯定是心脏外科主任。所以脊柱外科还真是金博士最合适。
韩主任的手指在茶几上轻轻地敲打,半响后说:“这样吧,金博士的职称问题很好解决,我们帮忙打个招呼,这次让他过了吧。”其实对夏院长和韩主任来说,职称的问题,只要硬性条件能够靠上去,那是一句话的事情。
“我觉得这样可以!”杨平说。
夏院长说:“我将这个事情形成文字方案,在下周的院委会上讨论一下,秦主任那边我去做做思想工作,将他换下来是肯定的,他已经拖了大骨科那边的后腿,创伤骨科的谭博云现在搞得声势浩大,运动医学的高远那更是一步到位,直接将运动医学中心拉到世界顶尖,现在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严重拖后腿,成了大骨科的老大难,必须想想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