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 第462章 太子入东宫

第462章 太子入东宫(1/2)

目录

皇帝可不爱猜朝臣心思。

他正趁势对京营大换血。

首先是京营都统。

如今正中坐堂的,是被皇帝一纸诏书“急调回京”的诚国公齐顺。

皇帝一句“边关暂安,你该回来歇歇”,便让这位战功赫赫的统帅成了“京营总教头”。

齐顺倒神色如常,每日卯时点卯,酉日校阅。

他手下五位副都统,更是被皇帝五花八门摆的棋子。

第一个副都统便是忠正伯府次子。

忠正伯是先帝朝的老人,一门儿女皆为武官。皇帝罢了早年的副都统,留下他,就是为了堵住武将们的嘴,让他们安心办皇差。

第二个副都统是致仕户部尚书的侄子陈敬方。

陈家书香门第,偏出了个舞刀弄枪的异类。陈敬方早年教宗室武学,把一群龙子凤孙带到边军,让他们各有功爵。

皇帝觉得他能治宗室子,定能平衡好京营各家塞进去的二世祖,故而暗示兵部一纸调令,让他变成“京营副都统”,官阶连跳三级。

虽朝堂上有人嘀咕:“宗室教习,岂可外放?”

但皇帝仍是坚持,“有本事调治宗室,陈卿自然该去练正经兵。”

第三位副都统,则是来自淮海道的地方守备。

此人出身最低,但他是皇帝钦点的武状元。

淮海道水匪猖獗时,他带着乡兵,借潮汐夜袭,一把火烧了七艘连环匪船。

皇帝把人调进近卫军三年,如今又放进京营。

虽也有京营老将私下撇嘴,觉得他一个泥腿子出身,不懂京营规矩。

可皇帝只看他三箭穿杨、又能领兵的本事,便觉得他就是自己所需要不懂规矩的人才。

第四位副都统,则是先帝留给儿子的“遗产”。

他祖孙三代扎根靖怀郡,祖父做过屯田卫千户,父亲掌过城门校尉,长兄靠着零星战事攒到五品,家里虽只中下,却在靖怀郡盘根错节了四十余年。

比任何一位流官大将都更懂当地的山川隘口、风里雨里。

魏肃本人十九岁进近卫军,熬了整整二十载,前世做到近卫军副统领,今生被皇帝一把扔进京营,战时被调齐顺旗下。

朱维桢本来用他,是想让他代替忠正伯许家稳住边军的。

但没想到许家太识时务了,皇帝一时不好对识时务的老臣下手。便只能任由他在齐顺旗下立功勋,再被齐顺带回来成为副都统。

最后一个副都统则是锦乡侯世子。

他是南昌侯的女婿,他妹妹还因退过成王儿子的婚事,被成王世子当朝告了一状。

但这并没有打击到他的仕途,甚至让他顺其自然的远离宗室,做了独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