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交接传国玉玺(2/2)
这锦缎下的盒子,无论是从宽度、还是高度,定是燕王殿下托付他,前来取的传国玉玺无疑。
他强压下心头的震惊,面上故作平静道。
先生果然神算!”
马周指尖轻叩锦缎包裹的盒面,说完,又补充道。
“马某对您老的手段也着实佩服,能在十万征讨大军和十几万突厥骑兵层层包围中,将其神不知鬼不觉地取来。“
“这份胆识与智谋,世间怕是难有几人能够办到。”
马周语气中全是赞叹!
只不过,很快,他话锋一转,眼睛紧紧看向袁天罡,神色也变得颇为凝重。
“马某知道您老,为这方玉玺耗费了不少心血,甚至冒着性命危险穿越突厥领地,随后又冒着两军交战时,冒着流矢横飞的风险,才将此物带回。”
马周说到这里,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更加凝重。
“马某也清楚地知晓您的想法,只是现如今,中央稳定,国力日强,四海宾服,陛下英明神武不说,也正值壮年。”
这方传国玉玺,若是留在殿下手中,非但不是福分,反而容易招来祸事。
马周的声音压得更低,指尖死死按住锦缎盒面,像是能感受到玉玺传来的沉重压力。
“殿下素有贤名,朝野上下皆有赞誉,只有将玉玺归于中枢,赢得陛下之信任与喜爱刚才我也说了,如今陛下正值盛年,往后日子还长,未成没有机会。”
袁天罡不曾想到,不懂得观察天象,也不会预测相术的马周竟有这般远见。
袁天罡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惊异。他捋须沉吟片刻,这才缓缓道。
宾王此言,倒是让老朽另眼相看。你虽不通术数,却能勘破权术迷局,看清‘顺势而为’的根本,这份见识,比许多皓首穷经的谋士还要透彻。”
说话间,他起身踱至窗前,望着远处的月色。
说得不错啊!”
袁天罡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我原以为只要拿到传国玉玺,就能为殿下争取到主动,当时,却不曾想到,这至宝,却也是个烫手山芋。燕王若得之,必成众矢之的;若献之,反倒能显忠心。
先生明鉴。殿下如今最需要的,并不是这方玉玺,而是圣心所向。马周连忙起身道。
“老朽也正是想通了这一点,这才这么干净利落的让大当家将玉玺献出。”
袁天罡转过身,目光扫过案几上的锦缎盒子,眼中带着几分释然。
“先前老朽只想着凭玉玺为燕王铺路,却忘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如今陛下圣明,朝堂稳固,私藏玉玺只会授人以柄,反倒是主动献纳,更能彰显燕王的忠君之心与坦荡胸怀,这份‘无争’之智,远比玉玺本身更能赢得圣心。”
听见袁天罡愿意主动交出玉玺,马周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若是袁天罡不愿交出玉玺,铁了心要将其留在手中,以他的智慧和人脉,若真是想要将传国玉玺藏起来,自己恐怕还真难以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务。
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马周神色也轻松了许多,他再次拱手,语气诚恳。
先生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宾王代殿下谢过......
只不过,不等马周的话说完,袁天罡就摇手打断了他的话。
继而微笑着用手指了指他手下的包裹。
“好了,多余的话就不必再说了。”
袁天罡笑容中带着几分通透。
“宾王既然此番是为殿下办事,老朽自然也不会拖后腿,你还是先检查一下玉玺的真伪吧!”
不然,老朽怕你这心里啊!”
说完,哈哈一笑:“始终悬着块石头,难以安下心来。
若是以往,又或者是别的什么物品,马周可能还会故作大气地推辞几句。
说上一句“以先生的人品,何须查验”。
但这是传国玉玺,是关乎大唐国运、殿下安危的国之重器,来不得半点马虎。
闻言,也不再矫情,笑着说了一句。
“果然还是先生懂我,既然如此宾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马周说着,神色郑重地再次解开锦缎。
他动作细致而轻快。
只不过,当打开那道紫檀木盒,指腹碰到那方细腻的白色玉玺时。
他还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加速的心跳。
等到一方通体莹白、螭龙盘踞的玉玺,拿到眼前。
看到烛光下流转着温润光泽的传国玉玺。
看到底座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篆字。
以及包裹着赤金的破碎一角,马周确定,这正是那方牵动天下人心的传国玉玺。
直到他将传国玉玺放回木盒,他那双微缩的瞳孔,这才重新恢复镇定。
一开始,他心底多多少少还对袁天罡有些埋怨。
不满他一个没人任何欲望的世外高人,为何执意要强行为燕王夺得,留下,这枚烫手的玉玺。
在亲眼看到它的那一刻,马周只觉得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让人看到之后,就不自觉地想要将它留下。
刚才若是他收的快,他似乎都要被这方玉玺摄去心魄,生出将马上“扶龙”的妄念。
“是真品无疑。”
马周一边重新系好锦缎,一边对着袁天罡等人说道。
“先生不仅神通广大,更难得的是这份光明磊落。若您存心相瞒,宾王怕也是无可奈何。”
袁天罡眼含苦笑道:“老朽既然决定交出玉玺,又岂会行此宵小之事?宾王尽管放心,此物确是从定襄皇宫取得,一直在老朽眼皮底下。”
见到成功拿到玉玺,马周脸上也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转头看向张英男,“大当家,马某来得急,到现在还未曾用饭,劳烦您备些简便吃食,最好还能背上一些方便携带的干粮与清水。”
张英男闻言,立刻应声道。
“马长史稍等,我这就去命人准备。”
说罢,见传国玉玺已经交接完毕,便招呼着宝音公主,还有阚冷玉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