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711章 前排观察位

第1711章 前排观察位(1/2)

目录

会议室里,换气扇的低鸣与窗外遥远街道的嗡响交织成一片模糊的背景音,衬得室内投影仪散热风扇的轻微转动格外清晰。

幕布上,盛镕精心准备的ppt页面简洁而富有设计感,三个项目的名称和Logo依次排列,像三张等待被检阅的牌。

“各位,”盛镕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修炼过的沉稳,侧身站在幕布旁,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第一个项目上,“这是我们目前认为最具技术壁垒和确定性的项目,perasense,源自帝国理工机械工程系彼得·考利教授实验室的远程结构健康监控系统。”

盛镕侃侃而谈,用词专业而不晦涩,描绘着一幅工业物联网的蓝图,石油平台、大型桥梁、风力发电机组......

这些庞大资产的金属疲劳、应力变化,如何通过他们这套部署在关键节点上的无线传感网络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监测,如何利用专利算法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从而“将计划外停机和安全事故概率降至最低”。

“技术核心毋庸置疑,考利教授在业内的声望就是背书。市场切入点精准,直接对应百亿级别的工业运维市场。目前已有两家北海油气服务商进入poc概念验证阶段,反馈积极。”

盛镕语气笃定,激光笔的红圈在“技术领先”、“市场需求明确”、“帝国理工背景”几个关键词上画着圈。

“而且,这项技术壁垒很高,竞争对手少,也符合腐国政府最近大力推动的工业研发税收减免这一块,我们能享受到极高的政策红利.......”

李乐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桌上的铅笔。

这项目听起来确实“正确”,正确得几乎无可指摘,顶尖学府、权威教授、工业刚需、前沿技术。但正是这种无可指摘,让李乐感觉盛镕这套说辞,漂亮得像橱窗里的模特,衣服光鲜,却少了点活人的气息。

太完美的东西,往往意味着要么价格畸高,要么藏着掖着某些不愿明说的风险,比如,商业化落地的真正难度,或者,那位教授的实验室技术,离变成稳定可靠、能大规模部署的工业产品,中间还隔着多少坑要填?

这些,盛镕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用“正在进行中”、“前景广阔”之类的词汇轻轻带过。

“初步估值,投前八百万镑。”盛镕报出数字,“我们计划领投这一轮,占股百分之十,投资额八十万镑。考虑到其技术属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税收减免政策,最高可达150%,有效摊薄我们的实际投资成本。”

这时,盛镕的目光转向王铮,脸上带着一种引入权威的笃定,“王总在企业级软件和硬件集成方面经验丰富,他对perasense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定位也非常认可。”

一直沉默如磐石的王铮,此刻微微颔首,开始从技术角度讲解着这里面的前景,声音不高,态度从容。

盛镕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两人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似乎其他人隔在了外面。

李乐心里“呵”了一声,果然。这王铮就像盛镕手里的定海神针,关键时刻拿出来晃一晃,增加说服力。

激光笔的红点移向第二个项目——“boop”,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刻意装可爱气息的在线服装零售公司。

“定位非常精准,18-25岁的Z世代,主打街头潮牌和快时尚,”盛镕切换ppt,屏幕上跳出几张色彩鲜艳、模特造型夸张的网站截图,“采用d2c模式,利用社交媒体和KoL进行病毒式营销,轻资产运营,现金流表现相当健康。”

他提到boop在过去一年用户增长迅猛,复购率数据亮眼,并展示了一个乐观的财务预测模型。

“......时尚电商赛道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空间巨大。boop的团队很年轻,懂他们的目标客群,营销玩法新颖.....”

盛镕的讲解里,提到了“社群运营”、“KoL合作”、“快时尚反应链”等时髦词汇。

李乐听着,心里那股违和感越来越强。boop?这名字起得就跟闹着玩儿似的。ppt做得花里胡哨,数据模型漂亮得像刚出道的偶像练习生,经不起细看。

d2c、社交媒体、KoL……全是时下最热门的词儿,堆砌在一起,却透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浮躁。

还有,怎么那么像把国内几年前玩剩下的那套电商模式,披了层英伦外衣,拿到伦敦来炒冷饭?

个性化推荐?零六年的技术能做出多“个性”?无非是按价格、颜色、款式几个标签粗筛。社交媒体营销?听起来美好,但获客成本恐怕早已水涨船高,远非蓝海时期可比。

他几乎能想象到,这所谓的“潮牌”,大概率是找些土耳其或者东欧的小厂代工,贴上自己的标签,然后在媒体上砸钱投广告,跟ASoS、-a-porter这些早已站稳脚跟的巨头抢食吃,能有多大胜算?

这种模式,太容易复制了,壁垒在哪?品牌忠诚度?在快时尚领域谈忠诚度,跟在水面上写字差不多。

李乐看到对面罗耀辉和陈佳佳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尤其是罗耀辉,身体都不自觉地前倾了些。

心里“啧”了一声。罗公子的关注点果然直接,快钱,visible的潮流,这很符合他对这类“遗少”们投资偏好的想象。用安德鲁的话来说,“灵气不足,火气太盛”。

刻意转了转耳朵,听到罗耀辉低声对陈佳佳说,“这个有点意思,年轻人市场,永远是金矿。”

陈佳佳则附和着,“是啊,衣服包包看得见摸得着,比那些铁疙瘩亲切多了。”

李乐心里默默吐槽,亲切?投资要看回报,不是看亲切。

这罗耀辉,怕不是被那些所谓“新消费”的概念冲昏了头,或者,纯粹是觉得这项目门槛低,自己能看懂?殊不知,这种模式竞争最是惨烈,十个里头能活下来一个就不错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指南针的钱投进去,变成一堆滞销的库存和不断燃烧的营销费用。

“boop估值相对较低,我们计划投资五十万镑,占股约百分之十四点三。回报周期相对较短,适合作为我们基金组合里的增长加速器......如果运营数据持续向好,有机会在一年到一年半内启动下一轮融资或寻求并购退出。”盛镕介绍道。

轮到第三个项目,“Autonoyrporation”。Logo是深蓝色背景上抽象的大脑与齿轮结合图形,透着一种沉稳的技术感。

“最后,Autonoyrporation,源自剑桥大学孵化器的知识管理与企业搜索软件。”盛镕的语气恢复了之前的专业和审慎,“核心技术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旨在帮助企业将散落在各部门、各系统中的非结构化数据(邮件、文档、报告等)有效整合、关联,实现智能检索和知识发现。”

他提到了“语义理解”、“上下文关联”、“决策支持”等概念,并强调,“这不是简单的关键词搜索,而是试图理解信息背后的含义和关系。潜在应用场景包括金融风控、法律案例检索、研发知识库等,市场空间巨大。”

李乐心中一动,这次坐直了些身体。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兴趣。

知识管理,尤其是在大数据概念尚未像后世那般泛滥成灾的零六年,确实是个有价值的方向。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日益严重,能有效打通这些数据,其价值不言而喻。剑桥的背景也增加了可信度。

然而,盛镕接下来的话给这个项目加了个“但是”,“不过,这个项目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市场教育也需要时间。目前估值投前六百万镑。而且,这一轮是联合投资,我们并非领投方,是从Iq基金那里争取到的跟投份额,他们领投,我们跟投四十万镑,占股约百分之六点七。”

“联合投资?拼盘?”李乐这时举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