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513章 张应昌赴湖宿山区剿贼(上)

第1513章 张应昌赴湖宿山区剿贼(上)(1/2)

目录

英山总寨这边的征兵筹粮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那在太湖县的王经纬那边的筹粮工作也是开展的非常高效。

这王老二今年上半年在山里把弟兄们给饿的自己去找吃的,其主要原因倒也不是王老二筹集不到足够的粮食,而是他捂着金库不给大伙们花。

毕竟这王老大在外面颠沛流离亡命天涯,他在山里不经同意大把大把的花着库里的金银,那到时候王老大回来查账对不上能有他好果子吃?!

如今有了王老大的授权,所以这王老二那也就把银子可劲造了,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那一艘艘的粮船便经过长江支流皖水河开到这王经纬驻地的牛镇。

这王老二生性抠门小气再加上他也不着急往上爬,所以王老二也就没有像英山总寨的白旺和严威两人那样,为了讨好王铁加码执行总部的命令。

就按照王铁军令中所要求的一万人半个月的粮食,大概也就是三千石粮食加上损耗最多也不超过三千五百石。

但王经纬在采购过程中出了一点问题,逼的他不得不慷慨大方一回,加码执行王铁的命令。

这安庆府是产粮重地虽放在南直隶这种鱼米之乡排不上好,但放在两京一十三省一两百个州府实土卫所中那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这粮食价格非常的便宜,市场价格那也不过是一两八钱银子一石。

这王老二采购的三千多石粮食那也不过五千两银子,即使运进山里面的要加价,但也不超过七千两银子。

而就这么点利润卖方那边不愿意担这个风险,要求王老二这边要么加价要么增加采购数量,否则的话这生意就免谈。

南直隶这边和湖广以及河南官府那边一样,早在多年之前便已经下达了对大别山区贩运粮食的禁令,而且那应天巡抚目前就坐镇在安庆府城。

在巡抚老爷的眼皮子底下顶风作案作案,不仅需要通天的背景,同时也需要超出常人的胆量来担这个风险的,毕竟这贩运粮食进山抓住可以按通贼的罪名诛灭满门的。

这有背景有胆量还不行,那沿路的关卡和衙门也都需要打点,就山中的地头蛇也是一样需要打点,所以这王经纬七千两银子的采购款,对卖方来说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

王老二见卖方不干那肯定是选择增加采购数量,最终与卖方达成协议,以二两四钱银子一石的单价,采购七千石粮食,总共花了两银子,然后还贴了一千五百两银子的茶水费和沿途打点的花销。

其实这王老二采购的粮食并不是从安庆府运的,而是从江南那边偷运过来的。

其当地的采购价格仅12钱银子成本也就五六千两银子,再加上这沿途的打点费和茶水费王老二也出了,所以这伙粮食商人净赚了一万多两。

也只有这种两倍的高额利润才能让这些商人以及其背后的人,冒着杀头死全家的风险往山里偷运粮食。

就在这英山县的三大贼营陆陆续续抵达牛镇乡之时,王经纬用兵所需的粮食也筹备的差不多了。

正当王经纬指挥这三大贼营的喽啰外加两营弟兄,狠狠对这太湖宿松两县的敌对土寇出重拳出口恶气的时候,那在潜山县青天乡的总部来了一封急递和一个人。

王铁下令王经纬领着后勤协前往青天乡与他商讨筹备组建铁营中枢机构的事宜。

中营以及孔有德的后营还有那英山县的三个贼营的喽啰,全部王铁派来的张应昌调度指挥镇压招降这些反叛的土寇。

这张应昌干这事专业对口毕竟是他的老本行,不过老张那也是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还能以这种形式领兵剿匪。

所以这老张那也是铆足了劲那准备大干一场,弥补一下当年做官之时的遗憾和缺失。

...

这老张毕竟是明军那边投降过来的总兵,在铁营毫无根基不说还经常被人嘲讽没骨气,所以王大帅让老张去指挥这么多成分复杂的兵马那肯定是指挥不动的。

这莫说是张应昌了,就连王老二都一样指挥不动那孔有德及其手下的骄兵悍将,除了王铁之外那没人能够治的了这帮杀才。

这个情况王铁自然是一定的预见性,所以王铁为了防止张应昌上任后这帮狗东西不听张应昌的指挥乱来,于是便派人去中后两营,召集其营里的中高级军官给他们提前打预防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