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513章 张应昌赴湖宿山区剿贼(上)

第1513章 张应昌赴湖宿山区剿贼(上)(2/2)

目录

王铁派来的弟兄告诉他们,谁要是敢跟老张作对不听老张的指挥误了营里的大事,那到时候有一个算一个不论牵扯到谁,老王都要对其严厉的制裁!

对此老王那也不是说说而已,那宪兵统带郑彦夫领着几百名宪兵跟着张应昌一块去上任的,到时候谁要违抗军令阳奉阴违胡搞乱来,无论级别有多高,哪怕是统领一级的将领,郑彦夫都可以先斩后奏。

这要是放在过去大伙们估计以为老王又是雷声大雨点小吓唬他们的,但自从今年十月开始整肃军纪之后可就未必了,毕竟这老王就连自己的亲军营的嫡系班底犯法都杀那就更别提他们。

所以这中、后两营的一帮骄兵悍将见郑彦夫带着王铁的“尚方宝剑”前来压阵,那一个个也都收起了自己的歪心思不敢龇牙咧嘴。

不过太湖、宿松地区那还一个让郑彦夫即使拿着王铁的“尚方宝剑”都难治的人,那就是这后营的协统孔有德,这家伙在后营的威望太高,他即使乱来郑彦夫搬出王铁都不好使。

毕竟这王老二上回整过他一会之后这家伙也学精了,这贸然再对他采取强制措施很有可能激起后营的兵变。

对此王铁那也只能是想办法把这老孔调离宿松县驻地,如今已经是腊月的中旬,距离过年那也就十几天了,所以王铁便以公司开年会为由将老孔给请来潜山县总部临时驻地。

这要是放在过去老孔肯定是会推迟的,但是这回老王以攻打天堂寨需要用炮为由,将他的炮兵及其家眷全给调到了潜山县。

这刘体纯前协的骑兵营就是被王大帅借调过去弄没的,这借调了一年多后,今年十月份在罗田县分兵之时,骑兵营的编制正式从前协剥离成为总部的直辖部队。

如果这老王不讲武德,趁着他在宿松县无暇顾及的机会,把他手下的炮兵部升级为炮兵营,从他后营的编制上剥离归总部直辖,那他可哭都没地方哭去,所以这老孔那就不得来一趟潜山县了。

这老孔领着炮兵从宿松县离开之后,后营的军务便由后营的两个中军官,线国安和李养性两人共同管理,这两人在军中的威望比之孔有德可差远了,所以老郑带着王铁的“尚方宝剑”压他们两个还是压的住的。

...

要说这老张剿贼那还是真有一手的,老张在走马上任铁营湖宿山区剿匪总指挥的职务之后,那便召集中后两营的军官以及支持铁营的两地土寇头领开会。

认真的听取他们这段时间镇压叛乱的工作报告和心得体会以及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在听取这些人的报告体会意见之后,老张还亲自下基层走访了几天,对地方的局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然后总结他过去当官的时候剿贼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最后制定出了一套完整且严密的湖宿山区剿贼计划,这个剿贼计划主要是三个方面,军事上的进攻、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与当下大明朝以及历朝历代的剿贼方法别无二致。

但不过执行的人和执行的力度不同,那收到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不能因为大明朝剿贼上的失败而对这三大战略进行否定。

这军事上的进攻也就是三点,分别为“防”、“堵”、“剿”三个项目。

自古以来要打赢这种治安战的核心战略,那就是必须得要控制住战区内的交通网络,而这叛乱的主要集中的太湖县山区正好有几条贯穿整个山区的交通线。

这长江支流的皖水河经安庆府城、潜山县、太湖县城附近流入到大别山区中,在大别山区中又出现好几条支流。

这皖水河和这些山中的支流的流经之地在山区中形成了河谷地势,太湖县的山区百姓大部分都生活在这些河谷之中,由于人口的集中便出现了很多大型村镇和集市。

老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山中的村镇集市内存在着大量的隐藏匪徒和与土寇有联系的山民,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暗中为土寇提供情报甚至是跟着土寇一道偷袭铁营,所以铁营前段时间的镇压行动经常无功而返。

于是老张便将那英山县的三大贼营,以两百人到三百人为一大屯,以三贼营的把总或副把总统领,驻扎在这些大型村镇和集市附近。

用以监视镇压这些村镇集市中的隐藏匪徒和土寇暗线,同时也通过控制这些交通线上的主要节点,来阻止这山中的土寇大规模的四处流动。

这便是所谓的“防”,“防”即为防守战区的交通网络节点和大型城镇聚落,防止贼寇大规模流动以及在城镇中获取情报和补给。

...

目录
返回顶部